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崇明 > 文章详情

从企业家到村书记,她让家乡在花海中走向共富

转自:上海崇明 2025-07-04 16:06:25

在崇明横沙岛永发村的生态廊道内,一片45亩的绣球花海正绚烂绽放,这里便是横沙岛旅游新地标——南菁绣球园。而这一切归功于永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陆宇一。这位曾叱咤商海的女企业家,以赤子之心扎根乡土,用两年时间将“网红打卡地”从蓝图变为现实,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投身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商海精英返乡

“陆书记以前是企业家,如今愿意担任村支书,完全是出于一份情怀。” 正如同事所言,2017年之前,陆宇一是一名从事贸易工作的女企业家。当得知崇明区横沙乡正着力培养一批本土企业家作为乡村振兴带头人后,面对家乡的召唤,这位事业有成的女企业家带着经商积累的资源,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回到家乡。

2018年,经过10个月的锻炼,陆宇一回到了生她养她的永发村,挑起了村党总支书记和村主任两副重担。陆宇一说:“放下收入可观的贸易工作,回到崇明,好多亲朋好友都说我傻。但我认为能为乡亲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

从企业家到村书记,从管理员工到主持全村工作,虽然行业跨度大,但陆宇一认为两者也有相通之处。 谈及如何做好基层工作,她有着清晰的思路:“我觉得当好一名基层干部,首先就是要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了解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诉求。”

攻坚克难

上任伊始,陆宇一便挨家挨户开展调研,通过百余场座谈会了解村情。在梳理村集体资产时,陆宇一发现多户村民长期占用集体房产,有的甚至拖欠租金。

历史遗留问题不消除,新班子怎么取信于民?永发村原有三栋老房子是村集体资产,此前一直由一位村民使用,先用作经营,后用来堆物,长期拖欠租金,村里多次试图收回都未成功。“我看了当年的合同,有很多条款是无效的,还有多处不合理。后来我和这位村民深入交谈,把法律关系讲给他听,最终收回了这处集体资产。”陆宇一告诉记者。

回永发村后,陆宇一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厘清了村里的各类遗留问题。几个无法协商解决的问题,最终也通过司法途径成功解决。这些矛盾的化解,不仅为村集体挽回了损失,更树立了依法治村的标杆。于是,陆宇一趁热打铁,在村里创新“三所一庭”治理模式,并邀请法官、律师定期驻村,组建老干部议事团、模拟法庭等,用乡里乡音化解矛盾纠纷。

除了法律资源,村规民约也是乡村重要的管理工具。要让村规民约得以落实,陆宇一的做法其实并不特别:“规矩立在前头,事情做在明处。”并且直接与村民福利补贴挂钩。她既对不守规矩者坚决说不,同时又主张“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管理要有温度。”

每年,永发村都会发放困难补助,但名额有限。为了让所有困难群众得到帮助,陆宇一创新推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机制,自己率先与困难家庭“一对一”结对,并动员村“两委”成员、党员志愿者参与,通过定期走访、资金补助等方式,让困难群众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村里公开的补助有限,但党员干部可以私下帮扶,这样既不影响公平,又能精准助困。”一位村民感慨道。在陆宇一的带动下,永发村形成了“村委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互助氛围,使得困难家庭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如今,永发村矛盾少了,人心齐了,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高了。“现在村民遇到事,第一反应是查村规、找法条,或是到村委坐下来聊一聊。”陆宇一说。

花开富民

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后,陆宇一迅速将目光投向产业振兴。盛夏时节,永发村的“南菁绣球园”内近万株绣球花在阳光下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拍照。可谁能想到,4年前这里只是一片普通的廊道林地。

永发村位于横沙乡西北部,是一个普通村庄。长久以来,农业是村里的支柱产业,主要依靠稻米、柑橘种植和河蟹养殖,虽效益尚可,但劳作繁重。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村内60岁以上老人已占常住人口的60%,“谁来种田”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与此同时,村中仍有面积可观的生态廊道和林下空间闲置。这些近在村民家门口的资源,却因种种原因难以利用。在陆宇一看来,这无疑是绝佳的“试验田”。于是,接手村务的第二年,她便确立了新目标。

2019年起,陆宇一开始寻找一款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不仅要便于养护,更要符合生态环保的定位。多方研究比对下来,她将目光锁定于绣球花。2021年,永发村积极盘活闲置资源,就地打造南菁绣球园、绣球苗圃基地、林下绣球景观带。春末夏初,近万株绣球花争奇斗艳,如梦如幻,一开园就吸引众多岛内外游客打卡游玩,连带着村里几家民宿和咖啡馆也生意盈门。

如今的永发村,村民既是家园的建设者,也是产业发展的受益者。62岁的王阿姨在南菁绣球园从事花卉养护工作,年增收2万元。更令人欣喜的是,南菁绣球园带动村民纷纷加入种植与打理绣球花的行列,就连村民的自家菜园、宅前屋后也被充分利用起来。周边还涌现出多家民宿、农家乐,形成了“赏花经济”的完整产业链。

“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全村人的共同事业。”望着盛放的绣球花,陆宇一信心十足,“接下来要加快步伐,重点打造品牌,深度开发绣球花系列产品和文创,建设集观光、休闲、产业于一体的综合农旅项目,带动更多乡亲在家门口致富。”

夕阳下,绚丽的晚霞与花海交相辉映,映照着陆宇一坚毅的面庞。这位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正带领永发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记者:杨祎晨

编辑:陆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