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奉贤 > 文章详情

金汇这位“名相”,一代贤臣的风骨何以百年流传?

转自:上海奉贤 2025-07-04 15:04:28

当达令港公园的晨雾

轻抚雕像的衣袂

你可知道

明代贤臣徐阶的故事

正藏在金汇镇的

时光褶皱里

他的智慧与风骨

至今仍在这片土地上

熠熠生辉

下面就让我们

一起去了解他的故事吧

达令港公园徐阶雕像

当你走进金汇镇达令港公园,一定会被一座古代人物雕像所吸引。这位风骨铮铮的人物,便是出生于金汇的明代贤臣——徐阶(1503年10月9日1583年3月19日),字子升,明松江府华亭县齐贤桥(今金汇镇)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三十一年入内阁,四十二年任首辅,朝野称之为“名相”,著有《经世堂集》《少湖文集》等。

徐阶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徐阶性颖敏,有权略,器量深沉。虽长期研习理道良知之学,但“以躬行为实际,以经济为真诠”,业绩颇多。在延平府为官时,创社学、毁淫祠、捕巨盗、清狱囚,使无辜受害者得平反。他知人善任,所荐官员多谨厚长者,深得人们赞誉。任首辅之后,徐阶扳倒巨奸严嵩,尽反严嵩弊政。他注意选用与保护人才,先后引用高拱、张居正等入阁,又力救户部主事海瑞,使其免遭一死。他在内阁时,曾设讲会于京师灵济宫,对传播阳明心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徐阶辑录岳飞遗文,使之得以流传于世,亦是对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

回顾徐阶的从政生涯,他的成功离不开他的理想信念。徐阶18岁时,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他的老师聂豹。而聂豹的老师是王守仁,即王阳明。徐阶任江西按察副使时,修建了一座王阳明祠堂。祠堂建成那天,他整肃衣冠,向这位伟大先辈跪拜行礼:“我曾随文蔚(聂豹字文蔚)公习阁下之道,磨砺十年方有所悟,虽未能相见,实为再传弟子,师恩无以为报,唯牢记良知之学,报国济民,匡扶正道,誓死不忘!”徐阶的理想信念就是“阳明心学”,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三个基本原则。简单地说,这种思想是一种积极向上、注重实践和追求道德完善的哲学,它能够给人强大的力量,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

万历十一年(1583年),徐阶病逝,朝廷谥号为文贞。为纪念这位杰出先贤,徐阶祖居之地徐连桥被后世命名为“齐贤”——取“见贤思齐”之意。金汇这片土地,因徐阶的智慧与风骨,烙下“贤德”的文化基因。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成镇于南宋的金汇,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物产丰饶,名人辈出。徐阶、徐光启、戚继光等或出生于金汇,或在金汇建功立业。“三贤”的故事如今仍在这片大地上口口相传,成为金汇历史文脉的生动注脚。镇西的旃檀禅院始建于南宋淳熙元年,距今已有850多年;金汇的皮影戏、白杨村山歌被列为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金汇方言偒傣话作为世界上元音最多的语言,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产……

古韵新生处,乡愁化动能。放眼过去,金汇镇各项事业积厚成势、蓄势待发;着眼未来,“和美金汇”宏伟蓝图正在徐徐展开。金汇人民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奋斗谱写“三生三美·和美金汇”新篇章!

执徐阶风骨为笔

蘸金汇古今为墨

先贤的智慧

早已化作文化基因

在时代浪潮中奔涌向前

接棒先贤的火种

未来由我们点亮

报送:唐磊(金汇镇)

编辑:夏阳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 刷爆朋友圈!今日奉贤最美晚霞等你来补充

  • “雷靐䨻”点燃暑期热情!奉贤博物馆地雷展成七一热门课堂

  • 漫画科普:别让“肩”守的疼痛,偷走你的生活光彩!

  • 为企业群众提供更智能高效的办事体验!区领导在一线窗口开展帮办服务

  • 糖勺流转,绘就甜蜜传承新画卷丨《奉贤报》月末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