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总部受理的一起船舶租赁合同争议案件,在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服务港”)共享仲裁庭开庭审理,标志着服务港核心子平台——北外滩仲裁服务中心功能正式落地,为打造“北外滩仲裁友好型社区”奠定实践基石,助推虹口建设国际商事海事纠纷解决高地。 近年来,虹口区围绕上海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亚太仲裁中心建设目标,全力打造全要素、一站式、共享型的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今年5月,位于白玉兰广场的服务港实体枢纽启用,设有咨询接待区、大咖工作室、共享仲裁庭/调解室等功能区,并与楼内多家综合型律师事务所紧密联动,实现资源的集聚与功能的共享。 作为服务港的核心子平台之一,北外滩仲裁服务中心以共享仲裁庭为核心,提供各类线上或线下的仲裁服务。共享仲裁庭严格对标国际标准建设,设有仲裁员、记录员、申请人、被申请人及证人专属席位,配备开庭庭审系统、音频视频同步采集系统,电脑、话筒、显示大屏等设施设备,支持对接、联系仲裁庭秘书,并提供包括格式文本、同步录音录像、打印复印和语言翻译等配套服务,全方位满足国际化仲裁需求。 记者了解到,本次庭审采用“纯线下模式”,庭审过程依托服务港共享仲裁庭的先进设施,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庭审全程自动录音录像并实时归档,庭审结束后,仲裁员可获取开庭相关的文本、音频和视频材料,确保庭审内容得以完整记录保存。 共享仲裁庭的首案实践,标志着服务港从“硬件建成”迈向“功能落地”的新阶段。区司法局表示,服务港将依托北外滩区位优势,以仲裁服务为突破口,持续汇聚国际高端法律服务资源,推动仲裁与调解、诉讼深度衔接,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纠纷解决方案,助力上海打造面向全球的亚太仲裁中心。 记者:陈怡 图片:区司法局 编辑:陈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