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科协 > 文章详情

静安这里有一个好看的特展!榫卯之美让人大开眼界

转自:上海科协 2025-07-03 12:29:59

看过最近热播剧《藏海传》的朋友,一定惊叹剧中榫卯技艺的鬼斧神工吧!日前,由静安区科学技术协会与北站街道社区书院共同主办的“榫卯里的大智慧”榫卯结构展在天后宫拉开帷幕,带你在精致缜密的榫卯结构中领略复杂高超的匠人技艺。

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榫卯结构通过巧妙的组合,体现了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实现了功能与结构的完美统一。走进榫卯的世界,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古典与现代交融的大门。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匠人们用智慧和技巧拼接出的惊艳曲线,感受到自然与雕琢的和谐之美。每一次的拼接与连接,都是一次对美的追求与致敬。

三维交握,展现“面面俱到”的系统思维的粽角榫;隐藏式燕尾榫拼合后表面无痕,却暗藏强劲拉力,感受“隐而不露的守护”的全隐燕尾榫;组装带榫眼的底枨与柜腿,理解家具底部“框型结构”的抗扭奥秘的柜子底枨......本次展览里有很多榫卯结构的模型,一些小部件还可以让你动手试试组装的。

宝笼内展示的是空间逻辑的终极挑战——鲁班锁。无论是六柱还是八柱鲁班锁,在聚光灯的照耀下,其易拆难装的特性显露无疑:稳固的设计体系,搭配简易的拆解方式,造就了环环相扣,固若金汤的特质。而其“破坏易,构建难”的设计理念,更是映射出我国古代“谋定而后动”的大智慧。 

”展“之宝无疑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画下的汴水虹桥复刻模型。它采用无钉无拱的设计,堪称是跨越千年的奇迹。仅用短木交叉编织,通过构件间的相互挤压形成预应力,承受远超想象的重量。短木互相制衡形成的整体,不光彰显了独具一格的美学色彩,更是深度为游客诠释了“弱者合力成强”的东方协作哲学。别看拱桥小,却足以承受一个成年人的重量。 

据了解,本次特展为静安北站街道社区书院建设“艺术苏河左岸”科普生态圈的特色主题内容,旨在通过特色科普活动串联多个历史、文化、艺术有关的景点和建筑,挖掘历史建筑价值,提升苏河左岸科普资源禀赋,形成特色科普参观线路。接下来,展览还将移至一旁的万象天地东里LG1室内,为商圈营造科普主题氛围。

来源:静安区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