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22年公益理发近2万次,这位党员剪出了居民心中“老招牌”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7-03 07:35:44

一把剪刀,能剪出多少种人生?在平吉二村,蒋国琴正为94岁高龄独居老人顾阿姨修剪头发,顾阿姨笑着夸道:“小蒋师傅手艺交关好!”这样的画面,在22年间从不间断,她和团队走遍古美路街道的大街小巷,为居民公益理发近2万次,更将自己创业的理发店开成居民心中的“老招牌”。

“只要能拿得起剪刀

便民服务就一直做下去

2003年,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来自安徽宣城的蒋爱琴和家人来到闵行古美,决定在此扎根。

彼时的古美还是大片的农田和工地,远处塔吊林立的建设图景给蒋国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站在马路上能闻到泥土味,但我觉得这里潜力很大,城市建设的地方就有生活需求。”凭着10多年的理发手艺,她在龙茗路上租下一间门面,起名“指尖芭蕾”理发店。

2003年,蒋国琴(中)开启了她在闵行的奋斗篇章

“侬看蒋师傅剪的头发,层次灵得不得了!”老顾客张阿姨摸着新发型,对着镜子笑得合不拢嘴。蒋国琴不仅手艺好,还爱和居民们唠家常。“吴大爷,小孙子上小学适应伐?”“李姐,最近工作忙不忙?”这些看似琐碎的对话,渐渐成了邻里间温情的纽带。随着蒋国琴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熟客,她萌生了做公益的念头。

“古美有许多老年居民,有些因为行动不便,剪发不容易,我就想起以前我们老家,曾经有一位理发师,为老人和小孩免费理发多年,所以我也想像他一样,发挥自己的特长,回馈社会。”这20多年来,蒋国琴和她的员工团队风雨无阻地走进古美各大小区,服务居民近2万人。

在平吉二村的树荫下,她半蹲着为老人修剪鬓角,为高龄独居老人上门服务在古美一村的老年活动室,她一边给孩子扎小辫,一边逗得小家伙咯咯直笑。“古美社区的角角落落,我们都走遍了,只要能拿得起剪刀,便民服务就一直做下去。”她说。

党群同心
“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剪下来的是银发,留下来的是邻里温情。

2019年,平吉二村党支部书记注意到了蒋国琴多年来坚持公益剪发的善举,特意找她谈心:“小蒋,你在我们社区公益剪发那么多年,是街坊邻居的好朋友,你这股子为大家着想的劲儿,跟咱们党员的初心一个样,有没有想过加入党组织?”

2019年,蒋国琴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2年后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2024年,她成为了东兰苑街区党支部委员。身份的转变,让她对公益服务有了更深的责任感,在她的带领下,理发店内另一位员工也已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投身公益。

扎根古美多年,蒋国琴在服务居民的同时,也收获着“双向奔赴”的关怀。前段时间,理发店旁的超市常有外卖小哥停放电瓶车,有时会挡住理发店的大门。她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东兰苑街区党支部后,党支部将商户诉求化作“快响应”通过物业与超市沟通,划定了非机动车停车区,解决了这一问题

商户与居民共同参与党建活动

逢年过节,东兰苑街区党支部还为商户送上汤圆、粽子,这让蒋国琴等500多家商户倍感温暖。“在这里,我们不是单打独斗的异乡人,就像回家了一样。”

二十载光阴流转,蒋国琴的剪刀仍在飞舞,不仅修剪出万千清爽发型,更剪出了一段段情谊。如今,“指尖芭蕾”理发店拥有了不少熟客。在记者采访时,正好遇到从青浦前来的张女士,蒋国琴热情地打招呼:“这是我们20多年的老客户,她还没结婚的时候就过来剪头发,现在带着已经上大学的女儿来理发。”

理发剪清脆的“咔嚓”声响起,蒋国琴还未来得及脱下志愿者红马甲,就又忙着招呼下一个客人。日光之下,理发店干净敞亮,恍若还是当年那个刚开业的午后。

记者:吴俊艳
视频:徐玮 汤洪魁 魏天浩
初审:陈依婷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