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交汇点 > 文章详情

跟着“苏超”去读城|“大圣”遇“霸王”,千年双城的文化交响与时代共舞

转自:交汇点 2025-07-02 19:23:36

7月6日晚,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六轮,连云港队将客场挑战宿迁队。这场被球迷戏称为“大圣战霸王”的比赛,远不止是绿茵场上的胜负之争。连云港作为“大圣故里”,与“项王故里”宿迁的相遇,恰似两种文化基因的现代碰撞。金猴奋起千钧棒的神话想象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历史豪情,在江苏大地上交织出一幅跨越时空的文化图景。

当我们深入探究这两座苏北城市,会发现它们的联系远比地理相邻更为深刻——从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到齐头并进的电商产业,从杯酒相逢的饮食文化,到相似相通的方言习俗,在这场足球赛事的背后,是连云港与宿迁两座千年古城跨越时空的对话,在新时代谱写的一曲动人的“双城记”。

文化基因的碰撞与交融,从神话豪情到城市品格

连云港与宿迁的文化底蕴,恰如两坛陈年老酒,历久弥香。

连云港古称海州,是《西游记》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大圣故里”。云台山上的花果山、水帘洞,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承载着一座城市的精神图腾。那“金猴奋起千钧棒”的意象,已融入连云港的城市品格——敢于突破、善于创新。这种精神在现代转化为“永不言弃”的足球风格,正如在此前比赛中,连云港队两次在最后的伤停补时阶段进球,是一支永不言弃的队伍。

而宿迁,作为西楚霸王项羽的故里,洋溢着一种豪迈气概。“力拔山兮气盖世”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成为宿迁人骨子里的精神密码。项王故里的每一块砖石似乎都在诉说着不屈与担当的故事。这种气质使宿迁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展现出“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正如其数字经济产业的异军突起。

连云港的山海灵气与宿迁的江湖豪情,共同构成了苏北文化的多元面貌。当“大圣”的灵动遇上“霸王”的刚烈,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而是相得益彰的互补。这种文化上的暗相呼应,在两座城市的方言相似性、饮食偏好等生活细节中得到了微妙体现。

编织连宿纽带,数字浪潮下崛起电商“双子星”

文化上的惺惺相惜,需要物质基础的坚实支撑。近年来,连云港与宿迁之间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两座城市的深度互动铺设了坚实的“跑道”。

连宿高速如银链串联两城,宿连航道似玉带贯通湖海。车轮滚滚,船笛声声,往来间,两座城市在苏北大地上并肩生长。这种“并肩生长”的态势,正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写照。

在数字经济时代,连云港与宿迁是江苏电商版图上的“双子星”,两座城市都曾入选“中国十大直播之城”,且分别位列第三、第四名,可谓“缘,妙不可言”。

连云港的电商发展路径彰显了“山海之城”的特色。依托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政策优势,连云港推动“跨境电商+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东海县的水晶、赣榆区的海产品、灌云县的主题服饰等特色产业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球。特别是连云港利用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区位优势,打造了“买全球、卖全球”的跨境电商新模式。

宿迁则走出了一条“青春之城”的数字经济之路。作为京东集团的“娘家”,宿迁吸引了众多电商平台和配套企业落户,形成了完整的电商生态圈。宿迁的“电商名城”建设不仅体现在交易数据上,更深入到产业肌理中——从客服中心到物流仓储,从直播基地到数字营销,构建了全方位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两座城市在电商领域的成功,既有共性也有特色。共性在于都抓住了数字经济机遇,立足本地实际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特色在于连云港更侧重跨境电商和特色产业结合,宿迁则更注重平台经济和生态构建。这种差异化发展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反而形成了互补共赢的局面。

杯中见乾坤,玉液流觞中的地域文化共鸣

文化认同往往在杯盏交错间得到最自然的流露。连云港与宿迁虽分属不同地域,却在酒文化上有着奇妙的共鸣与对话。

连云港的汤沟酒与宿迁的洋河酒,同属苏酒的重要代表,却各具风味。“琼浆盈杯韵悠长,玉液沾唇齿颊香”,汤沟酒以其“绵甜净爽”的风格见长,恰似连云港的山海情怀——清冽中带着回甘;洋河酒则以“甜绵软净香”闻名,如同宿迁的江湖气质——醇厚中蕴含层次。

酒作为文化载体,反映了两座城市的精神气质。汤沟酒的历史可追溯至北宋,与连云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开放传统一脉相承;洋河酒则盛于明清运河商业繁荣时期,与宿迁作为运河商埠的商贸基因息息相关。两种酒文化,一个面向海洋,一个连接运河,却在当代江苏文化的熔炉中交融共生。

在民间交往中,酒成为连宿两地人民情感交流的媒介。相似的饮酒习俗、相近的口感偏好,让两座城市的居民在举杯畅饮时找到共鸣。这种饮食文化上的亲近感,强化了地域认同,为经济社会的深度合作提供了润滑剂。

绿茵场外的思考,区域协调发展下的共生之道

当连云港与宿迁的足球队在绿茵场上竞技时,两座城市在场外的互动同样精彩。这场“大圣”与“霸王”的相遇,为我们思考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连云港与宿迁的互动模式颇具启示意义。两座城市没有陷入同质化竞争的窠臼,而是各自发挥比较优势,在文化、交通、产业、人文等领域形成互补共生的关系。连云港依托港口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宿迁立足内陆打造数字经济高地;连云港弘扬“大圣文化”发展文旅产业,宿迁挖掘“项王精神”塑造城市品牌。

这种差异化发展路径,正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两地在苏北大地上,共同铺展着江苏文化的画卷。这幅画卷的精彩之处,恰恰在于其多元统一的特质——既有连云港“郁郁苍梧海上山”的壮阔,又有宿迁“环山浪势拍天浮”的灵动,共同构成江苏文化的丰富内涵。

随着连宿高速、宿连航道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两座城市的“同城效应”将更加显著。未来,连云港与宿迁有望在产业链协同、文旅融合、生态共保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打造苏北振兴的“双引擎”。

当7月6日的比赛哨声响起时,无论胜负如何,连云港与宿迁都已经是区域协调发展这盘大棋局上的共赢者。足球场上的对决终有胜负,但城市间的合作永无止境。在这场“大圣”与“霸王”的现代对话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两座城市的互动,更是一种文化共生、经济共荣的发展智慧——这或许比比赛本身更值得关注与思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赵芳

图片来源:连云港发布 宿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