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的当下,2025年上海国际花展“思南”系列活动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24天吸引53万人次造访,同比增长97%,重点商户营收同比增长最高达131.62%,媒体曝光量超千万级。作为思南公馆相较过往筹备周期最长、活动时长最久、合作体量最多的聚集性活动,这场以“万物在发光”为主题的盛会,不仅成为黄浦区文旅商融合发展的标杆案例,更为城市文化IP的运营创新提供了范式样本。
定位精准:
锚定文化内核,解锁“花展+”赋能密码
“文艺到极致”是思南公馆的最大优势,也是其蓬勃向上发展的灵魂所在。
成立至今已走过11个年头的思南读书会,已举办活动超500期,读者超10万人次,嘉宾超2000人。它正以文学为名,将影响力从上海扩散到全国乃至海外,打造出一张名副其实、声名显赫的上海文化名片;已举办7届的思南赏艺会,坚持对公众免费开放,通过一场场跨界、多元的音乐文化活动不仅让乐迷们津津乐道,更催生了演艺新空间票根经济新热潮。思南书局快闪概念店、思南书局实体店、健康思南等一系列“文化思南”矩阵,让这里成为忙碌的都市人精神栖息之地。
思南的丰厚“文化浸润”,注定让这次花展思南系列活动“不一般”。思南团队以“万物在发光”为核心主题对上海国际花展进行深度解构,精准锚定当下公众“向往自然、渴望连接、追求意义”的深层情绪,通过“花艺+科普+生活+文学”四大模块,构建起差异化的多元场景。
携手上海头部瑜伽生活方式组织BYMB呈现“自然而然・花漾瑜伽节”,以“顶级导师矩阵+跨界艺术形式+线上线下联动”实现健康自然理念的立体化传播与深度渗透,这在思南区域尚属10多年来首次;“虚构集2.0”文学展以博尔赫斯为灵感,延续“沉浸式文学体验”概念,展出手稿藏品复刻、互动装置等,满足年轻人对“理性体验与情感表达”的复合需求;生物多样性主题展,更是首次系统呈现全球生态保护实践、上海城市生态规划及黄浦区近900种生物调研成果,将抽象的环保理念转化为可参与的情感共鸣。
由SMG真实传媒与思南公馆联合创立的“思南真实空间”于思南文学之家焕新重启,以“城市共生·影像为媒”为主题,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更新与可持续生活”等时代议题,塑造“纪录片+”的城市文化IP,提供品牌赋能。
生活节现场还设置七大舞台,带来40余场自然律动演出,呈现一场充满生命力的流动音乐盛宴,此次生活节还与上海文化广场剧艺堂特别合作,推出热门音乐剧《锦衣卫之刀与花》,打造沉浸式艺术体验。
纵观思南系列活动的策展,最核心的在于,紧扣“文化思南”的特色,原本分散的城市功能——商业消费、公共艺术、社群社交、文化体验等,以花展美学为纽带有机串联,为思南街区商旅文深度联动充分赋能。
流量“虹吸”:
创新拥抱社交,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共生
这一系列多元场景的打造,离不开充满年轻活力的思南策划团队的充实准备和精心筹划。针对Z世代“无分享不体验”的社交刚需,结合现在很多年轻消费者不只是在追求产品的品质,思南团队创新拥抱社交,不断挖潜流量的“虹吸”效应。
首次利用复兴中路沿街立面设置网红打卡点“大橘猫爪”、重庆南路入口的“记忆中的八音盒”等5大网红点位,贡献超海量的小红书打卡内容;“思南时光TV”装置集打开装置与演出舞台于一身,演出时成为音乐人最完美的舞台,吸引无数打卡并自发传播;首次在线上小程序平台举办积分抽盲盒活动,累计超过5万人次的参与度;首次从物料的制作开始记录视频形成视频量最多的一次传播,适应传播物料从传统文字画面到视频的时代转变,通过“场景即社交货币”的设计理念,活动成功将思南公馆转化为“城市情绪表达的公共客厅”。
为了提升服务品质方面,思南公馆持续优化街区环境,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在今年的3月至4月期间,配合街道管理部门,撤除了思南公馆周边约350米长的非机动车停车线,并增设了4处快递外卖车辆临时停放点;新增了8处人行步道花箱,开辟了3个外摆及公共休息区;对街区高杆灯光源进行了20处优化;对复兴中路沿街的6栋建筑的洗墙灯光源进行了改善,其中包括新增了47处房屋窗沿灯和9处沿街花坛光源。
思南团队的创新和用心,精准满足了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的需求。通过“文化体验+消费场景”深度融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思南公馆38家商户在活动期间的阶段营收总额,较2024年同比增长41.48%,其中重点商户营收同比增长最高达131.62%。部分非遗文创、花卉衍生品销售额达日常3倍。
在社会效益层面,本次“有爱的活动”构建了“文化传播+生态倡导+公益实践”的价值体系:非遗品牌“羽藝”花丝点翠技艺展演、青海果洛州“黄河源集”专区藏地手工艺展示,推动传统技艺从“博物馆陈列”走向“生活场景消费”,实现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市场化破圈;公益品牌“LFORU”聋哑人群体手作、“SAMA SAMA 森林人类”红猩猩保护主题产品、“猴扑工作室”长江生态保护系列周边的售卖,将消费行为转化为公益行动,部分收益直接注入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形成“商业消费—公益捐赠—生态守护”的良性循环。
国企担当:
做好托底,锻造软实力建设的“思南样本”
2025年上海国际花展思南系列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以花为媒,思南街区为大家勾勒出了“文化IP激活城市消费、生态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生动图景。
作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地标,思南公馆是上海市中心唯一成片保留保护的花园住宅项目,拥有51幢风格各异的历史建筑,曾为冯玉祥、柳亚子、梅兰芳等名人的故居。其投资运营方上海永业集团,秉持“重现风貌,重塑功能”原则,历经十年修缮(2010年完成),将现代商业、办公等功能有机融入,并荣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021年)、“上海城市更新优秀实践案例卓越贡献奖”(2025年)等荣誉。
遵循“文化思南,城市空间”与“公共互动,开放包容”的运营理念,思南公馆着力打造人文城市公共空间,培育涵盖音乐、出版、时尚、设计、影视、戏曲、戏剧、科普、体育等多元品牌活动。作为首批通过“上海演艺新空间营运标准”的演艺新空间,思南公馆每年举办600余场活动,已成为极具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和蜚声国内外的文化名片。永业集团肩负“建设人民城市、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使命,持续擦亮“文化思南”品牌,为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
2025年上海国际花展带来的经验仍在此“回响”。未来,这里精彩活动不断,持续点亮城市生活。6月27日—6月 29日,第16届思南夏至音乐日·气泡慢摇节重磅开启,打造全球音乐狂欢,市集四大特色区域集结七十家展商,传统匠心与现代潮流在此碰撞。9月29日 —10月2日,“思南美好书店节”将进一步扩容,汇聚100+特色书店、餐饮、时尚等生活品牌,通过市集、音乐演出等多元形式,构建沉浸式跨界文化消费场域。
思南公馆创新“思南夜派对”“思南美好书店节”等品牌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高品质文化体验与夜间消费选择,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消费动能,推动夜间经济的繁荣与商旅文体融合,为打造“人民城市”文化样本贡献力量。
记者 / 王月华
编辑 / 陈露露 刘韫文
图片 / 马羽欣(实习)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第11天丨高温“小黄”准点打卡
2. “这里是上海This Is Shanghai”全球短片征集计划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