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当专业照护遇上音乐疗愈,杨浦这场红歌会奏响幸福晚年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7-02 14:53:30

7月1日,杨浦区大桥社区老年公寓里歌声嘹亮,当国企养老品牌欣益照护带来的精细化管理,遇上“辉煌合唱团”输送的专业音乐课程,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正在杨浦区这片创新的沃土上生根发芽。

一曲红歌,

踏上“心灵理疗”之旅

7月1日上午,激昂的合唱声从平凉路1759号的大桥社区老年公寓多功能厅传出。舞台上,来自杨浦区殷行街道辉煌合唱团的志愿者与公寓里的住养老人们共同放歌,庆祝党的生日。节目单上,从大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到沪剧选段《洪湖赤卫队》,再到现代京剧《红灯记》里的经典唱段《听奶奶讲革命》,一首首红色经典,仿佛将时光拉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党的生日我们庆祝一下,”一位老人脸上洋溢着笑容,“都是熟悉的红歌,虽然年纪大了有点记不清歌名歌词,但是我也喜欢跟着唱。”

对于公寓里的许多长者来说,唱歌不仅是爱好,更是一种精神寄托。辉煌合唱团的队员蔡凤珠对此深有感触:“养老院的老人年龄大了,有的存在认知障碍的倾向,音乐对这方面治疗有疗效。” 发现,原本沉闷、不喜欢活动的老人,自从合唱团来演出后,变得格外开心。

这并非一场普通的一次性慰问演出,其背后,是一项已持续开展2个月的“街院联动”特色项目——音乐疗法。

“街院联动”,

专业疗愈激活晚年生活

变化的发生,源于一次精准的需求调研。作为公寓的运营方,欣益照护在调研中发现,院内高达87%的入住长者对音乐活动抱有浓厚兴趣。基于此,欣益照护与杨浦区的殷行街道迅速达成合作,由街道选派“辉煌合唱团”的2名专业声乐老师,于每周三上午为欣益养老院的老人们带来定制化的音乐课程。

课程摒弃了简单的教唱模式,而是采用了“呼吸训练+怀旧疗法”的创新模式。老师们通过《太阳出来照四方》等经典老歌唤起老人们的集体记忆,并配合精心设计的舞蹈动作,锻炼他们的肢体协调能力。

效果是显著的。98岁的蒋奶奶感慨地说,自己变化尤为明显,“以前别人总说我‘五音不全’,现在我不仅能完整演唱《我的祖国》,还当上了小组领唱!”

护理员的观察日志也印证了这一点:参与课程的长者,平均睡眠质量提升了13%,情绪状态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在过去的2个月里,这项音乐疗法已在欣益养老院累计举办12场活动,服务长者超过480人次。

国企品牌入驻,

为“老有所养”注入新动能

这场“银发协奏曲”的成功奏响,离不开背后强大的专业支撑。今年5月1日起,作为杨浦区区属国企杨浦投控集团旗下的养老服务品牌,欣益照护正式接手大桥社区老年公寓的运营。

“欣益照护作为区属国企国资品牌,希望为老年公寓的运营带来一些提升。”院务部李文杰介绍道,“在医、养、食、住、娱各方面,为我们老人的晚年生活做好保障。本次‘弘扬建党精神共唱时代凯歌’歌会活动将成为‘街院联动’的起点,欣益照护将继续为院内老人链接资源,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拥有近70名专业社工、医生、护士及护理员团队的欣益照护,带来的不仅是规范化管理。他们正将一系列特色服务引入公寓,包括专业的社工疗法、认知疗法,以及“足不出行看中国”、茶文化体验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硬件跟着软件走”,服务的升级也驱动着设施的更新。后续老年公寓将在大桥街道与投控集团的支持下,在智慧化养老和医养结合、智慧化养老和医养结合方面为公寓提供助力。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和更完善的医疗服务,这家运营了12年、拥有235张床位的公办养老机构焕发新的活力,真正让老人们“住得舒心,住得开心”。

从一场歌会,到一个持续性的音乐疗法项目,再到一个公办养老机构通过国企运营后的全方位升级计划,通过资源整合,探索精细化、专业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新路径。这首由国企、街道、社会组织与长者们共同谱写的“夕阳协奏曲”,正在奏出幸福和谐的华彩乐章,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写下生动的注脚。

文字 | 沈莹

图片 | 沈莹

编辑 | 陈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