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党建引领破题“最后一百米”,这个街道打造“骑手友好城区”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7-01 12:28:31

  //  

外卖骑手、快递小哥作为城市运转的重要“毛细血管”,在服务中常遭遇“进门难、休憩难、融入难”等现实困境。新江湾城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在街区、小区不同层面精准发力,系统推进“骑手友好城区”建设,将暖心服务延伸至“最后一百米”。

聚焦“进门难”,小区服务精准破题

辖区国安一居民区、上海院子等居民区党总支牵头召开社区、物业、业主代表三方座谈会,直面“电瓶车进门难”痛点,剖析配送效率低、寻路耗时长等症结,搭建协商平台,凝聚治理共识。综合居民、小哥意见共同制定《“小哥专车”骑行友好公约》,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友好公约。

骑手友好地图

针对中凯城市之光、建发璟墅等中高档小区道路复杂、寻址困难问题,在入口处设置清晰楼栋标识与平面示意图,绘制“骑手友好地图”,让配送员进小区“不迷茫”。

电动搬动车

面对人车分流小区大件货物搬运难题,居民区党组织联合物业出资采购“电动搬动车”,并由物业负责日常维保,显著减轻快递员体力负担,提升末端配送效率。居民区共建单位也向小区捐赠小型推车,供快递小哥送米、油、水等重物使用。

升级“加油站”,街区服务全面覆盖

去年底,街道联动“江湾里”商圈运营方与美团、饿了么、达达等平台企业,签约共建杨浦首个“骑手友好商圈”,创新打造“1个核心阵地(驿站)+5大服务功能+1套协同机制”的“1+5+1友好场景体系”,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支持。

在今年新成立新·尚党群服务站内打造“i新城24小时驿站”,开设便民服务区、茶歇休闲区、需求对接区、充电自习区等多个功能区,提供热饮、茶水、微波炉、充电宝、雨伞等辅助服务,为骑手小哥、新就业群体和白领们提供了休息休闲的温馨港湾。同时,构建“一站一点一图一圈一册”友好生态。

“骑手X驿站”解决等单休息难,“骑手临停点”缓解高峰停车难,骑手友好商圈地图”优化寻路动线,“骑手友好商家朋友圈”提供优惠餐食和专属休息区,新兴领域服务手册汇编各类服务信息。建设江湾里商圈“法小新”工作室,推进“三所联动”触角向商圈延伸,积极化解新业态商事矛盾。

此外,上海院子居民区联合工会创新升级“娘家人服务站”,携手周边商户(涵盖简餐、美发等)打造“娘家人服务点”网络,提供专属优惠与生活便利;同步推出“院子优享卡”,增强新就业群体归属感,推动其从“服务对象”向“社区共建者”转变。

未来,新江湾城街道将持续以需求为导向,优化升级“骑手友好商圈”服务能级,在破解“最后一百米”配送难题、完善休憩补给网络、促进社会融入等方面持续深耕。同时积极引导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与志愿服务,实现从“服务对象”到“治理力量”的转变,共同缔造更有温度、更具活力的美好城区。

文字 | 毛信慧

图片 | 毛信慧

编辑 | 陈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