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首次设立“个人+项目”双赛道模式,第七届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竞赛启动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6-30 21:04:30


6月30日,“智链未来 才聚浦东”2025第七届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竞赛启动,比赛首次设立“个人+项目”双赛道,让AI更好赋能百业千企。



据统计,前六届竞赛累计吸引近30万职工参与,逾150个项目入选组委会推荐名录,60个项目进入国有资本基金被投储备库。在往年竞赛的基础上,本届竞赛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协同”的模式,从启动至9月将陆续开展专家研讨会、项目征集、在线竞答、参访交流、校园科技节、总决赛等多个环节。


本届竞赛创新设立“个人赛道+项目赛道”双轨并行模式,实现人才与项目的双向引流,既保障了竞赛的专业高度,又拓展了覆盖广度,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与应用氛围。


其中,个人赛道细分为专业人群赛组和普通职工赛组:专业人群赛组聚焦AI算法、软件开发等核心技能,通过限时答题考察选手实操能力;普通职工赛组则以AI基础知识、典型应用场景、伦理安全常识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等普及性内容为主,吸引各行业职工参与,推动AI技术全民认知。项目赛道以“AI+应用服务”为核心,覆盖生物医药、金融科技、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鼓励参赛团队围绕通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创新场景解决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竞赛还引入了先导产业与硬核产业的链主企业深度参与赛事组织,为参赛团队提供技术交流、场景对接等支持,切实提升竞赛的产业契合度。此外,赛事新增张江集团、浦东科创集团为主办单位,前者作为张江科学城建设主力,凭借成熟园区运营经验与创新生态,为参赛项目提供广阔的产业对接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与成果转化。后者作为重要科技创新投资服务平台,可依托资金与专业优势,为项目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和全方位孵化支持。


据张江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人工智能产业离不开人才的创新,更需要与底层产业资源相结合。将本届赛事引入张江科学城,一方面激励园区的企业和个人参赛,让更多企业、人才拥抱AI,另一方面也将竞赛引入园区企业的生产场景中,以竞赛的形式促进交流,让技术和园区产业更加契合,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百业。


据悉,赛事组委会还将通过“以赛兴业、以赛纳才、以赛取证、以赛引资”四大维度,全方位助力参赛者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价值转化。“今年进一步优化了竞赛奖励机制,优胜者将有机会享受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优先推荐申报上海市‘五一劳动奖’‘浦东工匠’‘明珠计划’人才等荣誉。”赛事组委会负责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