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看不清
忘记密码?
模糊搜索
作者搜索
标题搜索
正文搜索
摘要搜索
查看新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政情
上海一周
伴公汀
@康平路
直通200号
交汇点
海上755
市政厅
反腐记
大国之道
经济
财经连线
产业观察
金融区块链
流量研究所
市场解码
任我行
产经
市场
城生活
财经
文化
文化观澜
文艺清单
文化视点
独家探班
观众席
文旅乐游
片场视听
汇演
艺见
许蜜桃
文汇人文之城
文汇讲堂
台前幕后
文化生活
文娱专访
文汇软实力
文汇馆长说
文汇青年营
文汇视讯
帮侬忙
新民帮侬忙
上海滩
民声
民声直通车
上海辟谣平台
人民建议
问答
读者
城市的味道
民生调查
区情
浦江眼
前沿风
郊野笔记
上海屋檐下
区域
Yeah!上海
十六区
郊野大地
侬好上海
城事更新
海上记忆
精选
新潮
便利贴
评论
观见
时评
新民眼
文汇时评
思想
上观学习
思想汇
深度
纵深
访谈
原点
视点
申观察
科教
教育在线
创新之城
文汇教育
科创前沿
科学新知
科创
教育
健康
医声医事
哎哟不怕
健康生活
我不是唐亿森
求医问药
第医线
医视野
一健通
杏林夜谈
体育
运动+
文汇体育
体坛专访
新民场外音
体坛话题
我在现场
社会
说法
案页
十二公民
社会
新民法谭
上海时刻
江江三人行
在场
文汇都汇聊
潮探007
冲呀花花采访团
魔都三棱镜
新视力
三分•天下
上海歆克勒
厉苒苒
晏秋秋
上海时刻
长三角
华东局
江南
长三角
城市志
会客厅
视觉
图数图说
见识录
大视界
观观观察局
文汇视觉
新民海报
图个明白
新民印象
直播
文汇理论
文汇大家聊
学林
论苑
智库
学人
数据
数据洋葱
要闻
时政要闻
国内
港澳台
北京来信
山海情
风物
京华传真
国际
世界观
大局观
海外惊奇
文汇环球
国际视点
哎哟歪
深海区
侨梁
浩峰说
顾问天下
天下
早读
时事
纵览
话媒堂
上官河
新民早报
汇闻
文艺评论
文汇文艺百家
文汇艺术
文汇经典重读
文汇建筑可阅读
文汇文艺评论
夜光杯
新民艺评
夜光杯朋友圈
十日谈
晨读
夜读
封面人物
纪实
国家艺术
金色池塘
为一个人逛一座城
夜光杯美文课
在读
文学报
新批评
文学现场
世界文学
朝花
朝花时文
笔会
笔会
读书
上书房
文汇读书
书人茶话
新声
新民新音频
听早报
上海闲话
品牌
大区势
企示录
一起来
金融圈
车天下
健面谈
文创+
文汇潮
品牌汇
都事汇
教育汇
健康汇
科技汇
文旅在线
山海汇
体坛纵横
文化视界
生活汇
新民汇
新民亲选
万象
援疆风采
喀什风情
爱我国防
专题
直播
上观号
电子报
解放日报
文汇报
新民晚报
上海日报
新闻晨报
上海法治报
社区晨报
东方体育日报
文学报
浦东时报
新民周刊
上海宣传通讯
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企业服务
>
文章详情
沪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五年四冠 “娘家人”织网搭桥“服务包”精准解题
转自:
上海企业服务
2025-06-30 18:30:20
上海专精特新企业亮相第20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
“2025上海中小企业人才服务月”系列活动启动。
“服务包”政策系列大讲堂正式开启。
6月27日,是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6月27日至30日,第20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在广州举行。当各界目光聚焦于中国经济“毛细血管”的创新与活力时,一份上海答卷也尤为亮眼——就在上月,上海再度蝉联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综合排名第一,创下五年四次登顶的佳绩。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中小企业稳,宏观经济大盘才会稳。近年来,上海专门成立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一体化工作专班,并强化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旨在为中小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在诸多“第一”和“服务包”背后,有一位企业的“娘家人”——上海市经信委所属“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上海市中小企业上市促进中心)”(下称“中心”),始终秉承专业与热忱,为服务中小企业的“上海范式”写下生动注脚。
■ 织密服务网 畅通政企桥 ■
上海经济版图中,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贡献了50%的GDP、60%的税收、70%的技术创新和80%的就业。
它们是当之无愧的市场主体,却也常面临成长之烦恼,需要政府敏锐感知其脉动,靶向解决其实际难题。
对此,上海有一套体系化的打法。
一有体制,即上海市服务企业联席会议制度。该制度由上海36个委办局组成,实现横向到边。
二有体系,即“1+16+X”上海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1,指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16,指16个区级服务中心;X,指各街镇园区楼宇服务中心。围绕着这个体系,还有全市数百家市场化的专业服务机构,以及服务专员和志愿服务专家。该体系市区联动、纵向到底。
体制与体系之上,“重点企业服务包”成为精准施力的关键载体。这是上海市政府为提升服务企业能级、吸引和稳定重点企业发展而推出的一项精准化、定制化、集成化的企业服务机制,现覆盖1180家市级高能级企业、3.3万家区级高能级企业,对企业诉求承诺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迄今累计办理企业诉求逾2.1万件。仅在上月,上海市区两级就收到企业诉求近1300件。
“我们服务企业,实现政企间有效的触达与互动,不能止于‘一个电话的交情’。”中心负责人深谙浅层沟通的局限,也深知,深入调研、听取心声,是服务好企业之关键前提。
今年,上海市级、区级层面的“服务包”重点企业座谈会密集进行,仅5月以来,市区级层面就开了36场。政府以这种贴近的方式,来推动企业从保守、表层的表态,转向“敢提真痛点”,以期形成“政策调研—需求收集—精准施策”的闭环。
同时狠抓服务队伍。为锻炼政策熟、业务精、服务优的重点企业服务专员,今年6月,“服务包”政策系列大讲堂正式开启,成为面向全市6000余名服务专员的重要培训平台。大讲堂邀请市级委办局相关政策专家,每两周围绕不同主题开展政策解读。如6月9日大讲堂第一期,邀请了上海市发改委开放经济处做境外投资项目许可(ODI)的要点解析、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总队做港澳人才签注和商务备案政策解读,为服务专员提供清晰的工作指引。
■ 倾听真诉求 把准发展脉 ■
每一次与企业座谈,都是悉心倾听的过程。
今年5月30日,在上海市重点企业上市服务座谈会上,壁仞科技、拓璞数控等企业反映,随着沪上大批专精特新企业纷纷启动或计划启动赴港IPO计划,寻找专业靠谱的基石投资人成为迫切刚需。
基石投资人,是指企业首次公开募股前与发行人签订协议、承诺以发行价认购一定数量股票的大型机构投资者,通常需接受6至12个月的锁定期限制,以保障发行成功率,也向市场传递信心。作为汇集各类机构资源、服务中小企业的综合枢纽,中心认为,在优质企业赴港融资过程中“送上马、扶一程”,“娘家人”责无旁贷。
而在另一场以集成电路领域为主的座谈会上,企业同样敞开心扉。瀚薪科技反映,芯片衬底材料已进入碳化硅等宽禁带半导体赛道,但此方面上海高端人才缺口较大;聚威新材料坦言,企业的高技能蓝领人才想要落户,无奈卡在了“学历偏低”这道坎上;橙科微电子和胜达克半导体则表示,国产芯片可谓“用进废退”,期待能在上海AI算力集群等领域“上场踢球”,在市场实际使用和接受用户的反馈中,实现国产芯片的性能跃升。
区级层面反映上来的诉求则更为典型具体。上海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困惑于容积率的“天花板”,其两个中药提取车间现已满负荷生产,若不在现有0.9的容积率上作提升,企业产能在2026年必然遇瓶颈。长宁区内高能级企业挪威船级社也有一个困扰多年的难题。企业外籍员工在跨区域调动时,必须在原工作地注销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再向新城市重新申请,整个流程耗时超过一个月,给企业带来诸多不便。
企业之所以愿意吐露心声,在于政府的走近和走入,结下信任的种子。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之间,由此默契联动。
■ 解题出实招 赋能见真章 ■
一场场掏心窝的座谈会,孵化出一个个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上海黄海制药容积率提升问题,经“服务包”诉求解决渠道的积极沟通推进,目前,宝山区规资局已会同企业,与上海市规资局沟通协调限高和控规调整方案。参照上海市规资局等最新发布的《关于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加强规划资源要素保障的指导意见(2025版)》,黄海制药“上楼”,有望成为宝山区首个198地块零星工业用地上的企业容积率提升项目。
挪威船级社的诉求,也在“服务包”制度协同发力下,被提交至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工作专班专题研究。今年6月10日,长宁区为挪威船级社颁发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和居留许可证。与此同时,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人才部门等建立起实时互通、高效协同工作机制,推进“一个问题”向“一类问题”的解决。
另外,针对座谈会中企业集中表达的市场开拓难问题,“娘家人”亦在探索“大手牵小手”的解决之道。今年5月,在一场“商业火箭创新链供应链对接大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有限公司首次拿出了结构材料、飞控电气、仿真试验等方向的应用场景,与上海数十家专精特新企业展开深入洽谈,并达成多项初步合作意向。某机器人企业的高扭矩轻量一体化关节,有望运用于商业火箭的“翅膀”控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有限公司也兴奋表示,我国商业火箭正“排队上天”,急需汽车、具身智能、船舶制造等外部行业的相通技术加入进来,帮助商业火箭强壮供应链,并实现高性价比。
这一产生了强磁场、高效配对的对接会,由上海市经信委主办,由中心、闵行区经济委员会、上海国投赋能公司承办,成为推进上海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体系的创新实践。
近期,在上海市经信委指导下,中小企业“娘家人”又在着手联合浦银、工银等在港的具国资背景的基石投资人资源,帮助打通基石投资人与拟赴港上市企业间的互动渠道。
最让政府部门有获得感的,莫过于“我所提供的,正是你所需要的”。今年上半年,中心面向上海专精特新企业滚动开展系列赋能活动,包含市场营销、知识产权、产品出海等领域多场培训,以及最具投资潜力50佳企业实训营等。一个细节在于,中心负责人每期做培训开班动员时,都会留意到一家大数据企业壹沓科技,“不同的课程,会来不同的人,有时是创始人,有时是部门总监,但期期来报到,门门不落下”。如此“全勤生”,证明政府课程设置高度契合企业需求,这是对政府服务工作无声但强有力的认同和鼓励。
第20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仍在进行。连日来,中心带着一批上海专精特新企业忙碌在会场,帮助寻资源、找伙伴、拓市场。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服务企业,“娘家人”永远在路上。
转载自《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