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企业服务 > 文章详情

沪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五年四冠 “娘家人”织网搭桥“服务包”精准解题

转自:上海企业服务 2025-06-30 18:30:20

  • 上海专精特新企业亮相第20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

  • “2025上海中小企业人才服务月”系列活动启动。

  • “服务包”政策系列大讲堂正式开启。

6月27日,是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6月27日至30日,第20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在广州举行。当各界目光聚焦于中国经济“毛细血管”的创新与活力时,一份上海答卷也尤为亮眼——就在上月,上海再度蝉联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综合排名第一,创下五年四次登顶的佳绩。

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中小企业稳,宏观经济大盘才会稳。近年来,上海专门成立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一体化工作专班,并强化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旨在为中小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在诸多“第一”和“服务包”背后,有一位企业的“娘家人”——上海市经信委所属“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上海市中小企业上市促进中心)”(下称“中心”),始终秉承专业与热忱,为服务中小企业的“上海范式”写下生动注脚。

■ 织密服务网 畅通政企桥 ■

上海经济版图中,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贡献了50%的GDP、60%的税收、70%的技术创新和80%的就业。

它们是当之无愧的市场主体,却也常面临成长之烦恼,需要政府敏锐感知其脉动,靶向解决其实际难题。

对此,上海有一套体系化的打法。

一有体制,即上海市服务企业联席会议制度。该制度由上海36个委办局组成,实现横向到边。

二有体系,即“1+16+X”上海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1,指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16,指16个区级服务中心;X,指各街镇园区楼宇服务中心。围绕着这个体系,还有全市数百家市场化的专业服务机构,以及服务专员和志愿服务专家。该体系市区联动、纵向到底。

体制与体系之上,“重点企业服务包”成为精准施力的关键载体。这是上海市政府为提升服务企业能级、吸引和稳定重点企业发展而推出的一项精准化、定制化、集成化的企业服务机制,现覆盖1180家市级高能级企业、3.3万家区级高能级企业,对企业诉求承诺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迄今累计办理企业诉求逾2.1万件。仅在上月,上海市区两级就收到企业诉求近1300件。

“我们服务企业,实现政企间有效的触达与互动,不能止于‘一个电话的交情’。”中心负责人深谙浅层沟通的局限,也深知,深入调研、听取心声,是服务好企业之关键前提。

今年,上海市级、区级层面的“服务包”重点企业座谈会密集进行,仅5月以来,市区级层面就开了36场。政府以这种贴近的方式,来推动企业从保守、表层的表态,转向“敢提真痛点”,以期形成“政策调研—需求收集—精准施策”的闭环。

同时狠抓服务队伍。为锻炼政策熟、业务精、服务优的重点企业服务专员,今年6月,“服务包”政策系列大讲堂正式开启,成为面向全市6000余名服务专员的重要培训平台。大讲堂邀请市级委办局相关政策专家,每两周围绕不同主题开展政策解读。如6月9日大讲堂第一期,邀请了上海市发改委开放经济处做境外投资项目许可(ODI)的要点解析、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总队做港澳人才签注和商务备案政策解读,为服务专员提供清晰的工作指引。

■ 倾听真诉求 把准发展脉 ■

每一次与企业座谈,都是悉心倾听的过程。

今年5月30日,在上海市重点企业上市服务座谈会上,壁仞科技、拓璞数控等企业反映,随着沪上大批专精特新企业纷纷启动或计划启动赴港IPO计划,寻找专业靠谱的基石投资人成为迫切刚需。

基石投资人,是指企业首次公开募股前与发行人签订协议、承诺以发行价认购一定数量股票的大型机构投资者,通常需接受6至12个月的锁定期限制,以保障发行成功率,也向市场传递信心。作为汇集各类机构资源、服务中小企业的综合枢纽,中心认为,在优质企业赴港融资过程中“送上马、扶一程”,“娘家人”责无旁贷。

而在另一场以集成电路领域为主的座谈会上,企业同样敞开心扉。瀚薪科技反映,芯片衬底材料已进入碳化硅等宽禁带半导体赛道,但此方面上海高端人才缺口较大;聚威新材料坦言,企业的高技能蓝领人才想要落户,无奈卡在了“学历偏低”这道坎上;橙科微电子和胜达克半导体则表示,国产芯片可谓“用进废退”,期待能在上海AI算力集群等领域“上场踢球”,在市场实际使用和接受用户的反馈中,实现国产芯片的性能跃升。

区级层面反映上来的诉求则更为典型具体。上海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困惑于容积率的“天花板”,其两个中药提取车间现已满负荷生产,若不在现有0.9的容积率上作提升,企业产能在2026年必然遇瓶颈。长宁区内高能级企业挪威船级社也有一个困扰多年的难题。企业外籍员工在跨区域调动时,必须在原工作地注销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再向新城市重新申请,整个流程耗时超过一个月,给企业带来诸多不便。

企业之所以愿意吐露心声,在于政府的走近和走入,结下信任的种子。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之间,由此默契联动。

■ 解题出实招 赋能见真章 ■

一场场掏心窝的座谈会,孵化出一个个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上海黄海制药容积率提升问题,经“服务包”诉求解决渠道的积极沟通推进,目前,宝山区规资局已会同企业,与上海市规资局沟通协调限高和控规调整方案。参照上海市规资局等最新发布的《关于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加强规划资源要素保障的指导意见(2025版)》,黄海制药“上楼”,有望成为宝山区首个198地块零星工业用地上的企业容积率提升项目。

挪威船级社的诉求,也在“服务包”制度协同发力下,被提交至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工作专班专题研究。今年6月10日,长宁区为挪威船级社颁发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和居留许可证。与此同时,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人才部门等建立起实时互通、高效协同工作机制,推进“一个问题”向“一类问题”的解决。

另外,针对座谈会中企业集中表达的市场开拓难问题,“娘家人”亦在探索“大手牵小手”的解决之道。今年5月,在一场“商业火箭创新链供应链对接大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有限公司首次拿出了结构材料、飞控电气、仿真试验等方向的应用场景,与上海数十家专精特新企业展开深入洽谈,并达成多项初步合作意向。某机器人企业的高扭矩轻量一体化关节,有望运用于商业火箭的“翅膀”控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有限公司也兴奋表示,我国商业火箭正“排队上天”,急需汽车、具身智能、船舶制造等外部行业的相通技术加入进来,帮助商业火箭强壮供应链,并实现高性价比。

这一产生了强磁场、高效配对的对接会,由上海市经信委主办,由中心、闵行区经济委员会、上海国投赋能公司承办,成为推进上海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体系的创新实践。

近期,在上海市经信委指导下,中小企业“娘家人”又在着手联合浦银、工银等在港的具国资背景的基石投资人资源,帮助打通基石投资人与拟赴港上市企业间的互动渠道。

最让政府部门有获得感的,莫过于“我所提供的,正是你所需要的”。今年上半年,中心面向上海专精特新企业滚动开展系列赋能活动,包含市场营销、知识产权、产品出海等领域多场培训,以及最具投资潜力50佳企业实训营等。一个细节在于,中心负责人每期做培训开班动员时,都会留意到一家大数据企业壹沓科技,“不同的课程,会来不同的人,有时是创始人,有时是部门总监,但期期来报到,门门不落下”。如此“全勤生”,证明政府课程设置高度契合企业需求,这是对政府服务工作无声但强有力的认同和鼓励。

第20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仍在进行。连日来,中心带着一批上海专精特新企业忙碌在会场,帮助寻资源、找伙伴、拓市场。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服务企业,“娘家人”永远在路上。

转载自《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