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10时,S32浦星公路匝道工程正式建成通车,结束了浦江镇百姓“绕行数公里上S32高速”的历史。 “一个是爽,另一个是快!”开通首日,区人大代表徐生贵第一时间“尝鲜”后,分享了他的感受。这条匝道的建成,不仅方便了百姓的日常出行,也为他和多位人大代表8年来的持续建议,画上了圆满句号。
从此告别“绕行之痛”
S32申嘉湖高速公路作为横贯东西的交通大动脉,串联浦东国际机场与浙江腹地,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纽带。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S32高速闵行区沿线区域尤其是浦江镇的出行需求日益增加,缺乏匝道导致居民出行需绕行数公里,“绕行难”成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时频繁听到的高频词。
徐生贵介绍,由于浦江地区没有由东向西匝道上申嘉湖高速,以前居民开车出行需要绕行剑川路匝道,约15公里路程。由西向东下匝道,则需要从林海公路出口下,约10公里路程。现在匝道通了,将为居民提供更大便利。
通车当天,徐生贵正好要从浦江出发去莘庄办事。“以前至少要提前一个小时出发,走徐浦大桥,还难免遇上高峰堵车,现在不到1个半小时就办好了事打了个来回,比平时节省了20分钟。”徐生贵兴奋地说。
以“钉钉子精神”破解建设难题
S32浦星公路匝道通车的消息令许多浦江地区的居民欢呼雀跃,其背后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早在2016年,S32浦星公路匝道工程便启动了可行性研究及规划调整,这让浦江的百姓有了盼头。
2017年,徐生贵提出了“关于建设S32高速浦星公路匝道工程”的代表建议,代表们也持续关注着工程的进展,始终希望能切实解决百姓出行难题,让这一项目从最初的 “绕行之痛”真正转变成惠及民生的“民心工程”。
然而徐生贵首次提出代表建议后,答复未达预期。
“当时有关部门考虑浦江地区高速公路上匝道密度够了,如增加新的匝道,会增加上海南部交通的通行压力。”徐生贵说,相关部门有这方面的担忧。面对这一情况,他并未气馁,他和多位代表一起多方调研,从紧迫度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做解释。
徐生贵介绍,这项工程关乎民生,浦江地区35万个居民,70万双眼睛都望眼欲穿,期盼项目早日落地,而且浦江位于上海经济发展“南大门”,打通了这一站,有利于交通主动脉的发展,也将为上海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对专家提出的“浦星公路已有交通压力能否承受新匝道、加开匝道是否会影响高速公路车速、高速公路匝道间距是否符合规范”等问题,徐生贵据理力争,充分论证S32浦星公路匝道工程的区位优势、缓解交通压力的必要性、满足区域发展的需求性及提升地区功能的迫切性。在一轮轮“唇枪舌剑”的辩论中,有力地证明了匝道建设的必要性,该工程逐渐得到了市区领导和部门的关注。
2019年,徐生贵趁热打铁,又一次提出相关建议。在区六届人大七次会议上,他作为浦江代表组联络员再次提交了“关于加快S32浦星公路匝道工程建设”的代表建议,浦江代表团其他20几位代表纷纷签字附议,得到了区人大常委会的高度关注,并作为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督办件予以督办。
同时,浦江镇第五届人大主席、市十五届人大代表王忆卿在市十五届人大五次、六次会议上连续两年领衔提交了“关于加快S32浦星公路匝道工程建设的建议”,推动项目尽快落地。
在三级两届代表持续关注和推动下,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
人大代表们以 “钉钉子精神” 紧盯项目进展,不懈努力,最终推动了这一项目的实质性进展,让百姓的期盼一步步变为现实。
坚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S32浦星公路匝道工程作为提升上海乃至长三角交通一体化、促进城区和城市间融合发展的重大项目,每一次的进展都牵动着浦江人大代表的心。
本届镇人大持续做好跨届接力,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和人大代表深入调研,听取民意,并数次召开协调会,积极向市区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共同推动项目进展。
从2017年区人大代表徐生贵首次提出建议至2025年项目竣工通车,这条建议落实的时间轴,映射出人大代表的履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增设匝道不仅能缓解交通压力,更能改善居民的出行环境,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我们一定要把它办好。”这是徐生贵常挂在嘴边的话。S32浦星公路匝道已建成通车,而徐生贵代表的履职笔记已翻开新页,他正在思考如何最大程度提高该路段的通行能力,为浦江镇的交通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