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让孩子们拥有自己的“科奇空间”,上海科技馆引领青少年科学探究新风尚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6-30 17:34:01


“我打造的空间里,有一台太空电梯,住在这里的居民可以乘坐电梯更便捷地去往外太空。”6月29日,在上海科技馆举办的“科奇空间——家庭科创角”项目总结汇报展示活动上,曾浩然同学在家里打造的“空气动力学、空间科学与天文学科创角”创意十足。在他的“科奇空间”里,不同材质物体都被充分利用,打造成各类空间。



“科奇空间——家庭科创角”是上海科技馆发起的一项鼓励青少年儿童居家开展科学探究的教育项目,引导青少年利用家庭、社会和科技馆的资源,设计并搭建属于自己的科创角落。记者获悉,该项目吸引了两千余名观众踊跃参与,最终共征集到59份创新方案。经过严格筛选,22组家庭脱颖而出。在上海科技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建筑设计师生团队的科学指导下,其中8组家庭更是实现了从创意构思到实际落地的精彩跨越,完成了家庭科创角的搭建和改造。


比如安可欣同学带来的“自然探索科创角”聚焦植物表面仿生学研究和自动化系统应用。谈起为何会有这一奇思妙想,安可欣说,家人忙于家务有时会忘记给花草浇水,“我就想到做一个自动浇水机,并配上测量土壤的湿度器,这样就完成了自己构想的空间。”当天,家长和孩子们还分享了搭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积累的宝贵经验。



据悉,上海科技馆举办的“科奇空间——家庭科创角”项目,经历了一年的精心策划与扎实推进。场馆精心组织了6场科创主题讲座,邀请到科技创新、科学教育、创意设计等领域的权威专家,为孩子们带来前沿思路和专业指导。同时,还组织学员赴智勇科创、STEMHUB融合教育创新中心开展分组实地调研,让他们深入了解科创项目和科学探究方法。


在专家点评环节,专家们对家庭科创角的创新理念给予高度评价,并为青少年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专业细致的点评和建议,鼓励他们持续深入探索,期待他们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表示:“科学教育不是高科技教育,科学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们学会发现现象、产生问题、形成志趣。万物皆可研究,生活处处皆学问。”他还鼓励家长们积极参与孩子的科学教育过程,将家庭转变为科技创新的重点实验室,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


近年来,上海科技馆着力推动科学教育从“知识输入”向“科创输出”的模式转变,帮助孩子培养科学兴趣、提升科学素养、挖掘科研潜能。


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正在全面升级的上海科技馆,除了常设展区外,还会新增一块让孩子们能自由发挥做实验的区域,“这块区域就叫‘来做实验吧’,鼓励孩子们动手创造,自主实验,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科创畅想。”倪闽景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