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闵行这个市集里,两家“小修小补”店人气旺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6-30 11:32:23

前段时间梅雨季,街道被雨水浸润得湿漉漉的,行人也少了。在闵行区莘庄镇莘松市集一隅,两家“小修小补”店铺却意外地热闹起来,尽管它们面积不大,却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编织着平凡生活中的温情记忆。

徐阿姨修鞋

一进门,一台老式修鞋机轰隆作响,空气中混合着胶水的气味。徐阿姨的店铺里堆满了鞋子、雨伞和行李箱,电风扇在一旁吱呀转动,却驱不散夏日的闷热。

“我从小就会做布鞋,20岁开始修鞋,这一修就是40多年。”徐阿姨的嗓音沙哑,却透着自豪。她的手艺被邻里称为“万能修复师”,无论是破旧的鞋面、脱胶的鞋底,徐阿姨都能重新缝合,甚至还能染色还原原貌;伞骨断裂、伞面破损,行李箱拉链卡顿、锁扣脱落等,徐阿姨也都能处理。

“最难的不是技术,是耐心,为了将鞋修得和之前一模一样,我得拆了又缝,缝了又染色,耗时比做新鞋还久。”徐阿姨说。

不过,徐阿姨也面临着无人传承的困境。“我店里一天能修二三十双鞋,可徒弟一个都没有。”她笑着摇头,“但老顾客离不开我,我也放不下这些老伙计。”她指了指墙上挂着的几把旧伞,那是附近老人送来的“老物件”,她一一修补如新。

徐阿姨修鞋

地址:闵行区莘谭路435弄A131

服务:修鞋、雨伞、行李箱

小吕修鞋

小吕修鞋店铺不大,架子上整齐摆着雨伞、鞋履和缝纫工具。针线交织,店主正专注地修补着一双脱胶的皮鞋。

“我15岁就跟父亲学裁缝和修鞋,现在过去43年了。”吕阿姨回忆道,她的父亲是江苏来的老皮匠,年轻时带着她走街串巷。“我父亲常说:‘人穷志不短,学会手艺才能活命’。”如今,她不仅继承了父亲的手艺,还将这份技艺传给了8个徒弟,其中女儿和丈夫也成了同行。

吕阿姨的缝纫机是她的“好帮手”。她能调整裙长、裤脚,改大或改小衣服的肩宽、袖长,还会用布料边角料为顾客缝制补丁,让破洞的衣服焕然一新。

吕阿姨每天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8点。“孩子们说我该歇歇了,可街坊们习惯了找我修鞋,我能帮就帮。”

小吕修鞋

地址:闵行区莘谭路435弄A132

服务:修鞋、雨伞;改衣服尺寸、修补衣服

在莘松市集,这两家小店早已超越了“修鞋”的功能。“我们不求赚大钱,街坊们少扔一双鞋、少买一把伞,也就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她们的坚守,让市井生活多了一份踏实与温情。

除了这两家的“小修小补”店铺,莘庄还有这些家门口的宝藏小店:

点击查看大图

记者:张雨桐
供稿:辛向荣

初审:陈依婷
复审:范仲毅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