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豆腐花阿毛、修鞋老周、擅推拿的熟食老冯…七宝塘桥的叫卖声中,有你的记忆吗?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6-29 22:11:28

《大家古美》杂志自2018年起,由古美路街道社区党群办主办,以纪实特写、口述历史、回忆录、散文、故事为主,围绕社区文化主题,讲述古美人、古美社区的故事,既有生活点滴,也有名家大作。“今日闵行”推出系列选篇,让我们和《大家古美》一起,植根社区、共襄人文。

七宝镇塘桥忆旧

作者:许利德

一座塘桥宽又高,风吹塘桥响两岸,我家就住塘桥边,听惯了摊位的叫卖声,看惯了桥上的摊和位。”

我家就在七宝镇北东街2号,屋西墙紧贴着塘桥的东北侧,从家里走上十级石阶就到了塘桥廊,所以,从小到大对塘桥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20世纪50年代的七宝镇蒲汇塘

20世纪50年代,七宝镇商业繁荣,从北大街到南大街,从北西街到北东街,从南东街到南西街,再从东西走向的典当街两边,无不店铺林立,应有尽有。有南货、百货店;有饭店、肉庄;有米行、豆腐店;还有茶馆、药店、书场、典当、浴堂……唯一缺少的是菜市场。好在七宝有一座塘桥,百姓从自发开始,到逐步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塘桥头菜市场,塘桥的东西南北都摆有摊位。有的是固定摊位,也有临时的。固定摊位以水果、鱼类、小百货、蔬菜等为主,摊主都是住在七宝镇的当地人;临时摊位以卖蔬菜为主,摊主都是居住在七宝镇周边的农民。他们把吃不完的新鲜蔬菜,还有秧苗,用一根扁担,二只竹畚箕,挑到塘桥廓来售卖。

当时的塘桥桥顶上,是用铁皮盖的棚,用于遮风挡雨。由于常年失修,下大雨时会漏水,于是,摊主们用油布、芦席盖在摊位上。从桥上看蒲汇塘,一条捕鱼小船上站着一位老翁,手握一根长竹竿,船板两边各蹲着六只嘴巴长长的黑色鸬鹚。这种鸟会啄鱼,我们叫它“摸鱼公公”。老翁将这些鸟放入河塘摸鱼前,怕鸟把鱼吃掉,就用细绳将鸟的脖颈不松不紧地扎住,然后放入河塘。看到一只只摸鱼鸟在河塘里钻上钻下,有经验的老翁,会用竹竿将捉到鱼的鸟挑到船上,并从鸟嘴里挖出鱼来,再放鸟入河……现在,这种“摸鱼公公”再也看不到了。

摆在塘桥上的固定摊位,我依稀还有印象。从塘桥的东侧,由北向南开始点数:第一家是卖蔬菜,女性摊主名叫杨明珠,大家都叫她杨妈妈。她卖的蔬菜,是专门由几家种蔬菜的农民配送,因此,她的蔬菜品种多,且新鲜。杨妈妈待人客气,认识的人头熟,买卖也公平,所以生意一直很好。

边上的修鞋摊主姓周,是塘桥上卖水果周金宝的父亲。年纪六十开外,头戴一顶毡呢大礼帽,鼻梁上架着一副花眶老光眼镜,喜留络腮胡子,身穿中装,腰系裙布衫,蛮有气派,他有一副很讲究的修鞋担。老周不仅会补套鞋、修皮鞋,还会做新鞋,从早到夜忙不停。他与一般修鞋的有个根本的区别,他修鞋的线用的是猪鬃,这很少见。

修鞋摊边上是卖豆腐花的阿毛,绍兴人。阿毛这副担子,前面一个筐,里面放一只柴炉,炉子上放一只紫铜锅,四周放各种调味料。后面的筐放两只一大一小的木桶,大桶放豆腐花,小桶放洗碗水。阿毛的豆腐花生意很好,每天卖掉一大桶。

豆腐花摊边上是卖洗帚的,都叫他阿德胜。他的摊位上有一根木桩,尺把高,用作砍竹子。他是现场自做自卖,品种有:洗锅的洗帚,刷马桶的马桶帚,甩拍麦子的掼拍,蒸菜的十字蒸格等。

在他边上是卖菜籽种的,摊主是个女的,地上放着十多只布袋子,每只袋口卷边,露出袋里的种籽,有草头、菠菜、鸡毛菜、乌塌菜等,品种蛮多,种子正宗,可生意一般。

种籽摊边上是三家卖河鲜的,一家紧挨一家。第一家摊主吉百馀,家住青年路西边;第二家摊主叫王杏廷,住在北横沥东;第三家姓陈,家住南街近天主堂边。三家卖河鲜的摊位,摆设都一样,其中一只是又高又大的椭圆形木桶,盛满水的木桶里放养着好多鱼。木桶上有一块板,板上放一只小木桶,桶的下方开有一小圆孔,连接一支竹管,竹管上也有一细孔,插着一根稻草。摊主用木勺把水放到小木桶,然后水会从插着稻草的孔里喷溅到大木桶,这也算是给鱼儿输氧。摊位卖的有青鱼、鲤鱼、黑鱼、鲫鱼、草鱼、乌龟、河虾、河蟹等,也有猫鱼可买。每家都有各自的客户,不会因抢生意而闹矛盾,生意都很好。

在三家卖河鲜的摊位南面,也有一家是卖海鲜的摊位,也是七宝唯一一家海鲜摊。摊主柴松鹤,家住竹行弄。他的摊位比较简单,二只长凳一块板,板上摆放黄鱼、带鱼、咸带鱼、乌贼鱼等。冬天卖冷冻货,当时吃海鲜的人不多。

再往南是个小百货摊,摊主是绍兴人,家住南东塘滩。他的百货小商品可多了,老人用的、女士穿的、小孩玩的样样有,生意蛮好。

在他的摊位南堍,也到了塘桥脚下。桥脚下是个水果摊,吴姓摊主住北东街庙桥下自搭的草屋里。他除卖常规水果之外,冬天就专卖烘山芋、山芋汤、熟老菱等。

再从塘桥的西侧从南往北数点:第一家摊位卖熟食,姓冯,人长得高大,是位德高望重的年长妇女,家住南西街。她的摊位,就是一张长桌子,放着各种缸甏钵头,盛放各种野味,有野鸡、野鸭、麻雀,还有鸡蛋等,后来野味少了,就以卖红烧与白烧的猪头肉为主了。冯家老妈不但熟食生意好,而且她还有一手绝活,名扬七宝。她会推拿、捏臼,在七宝只要有谁遇到伤筋、脱臼都会来找她,经她治疗,痛疼立马消除,且分文不收,深受七宝人尊重。

熟食摊往北是个水果摊,摊主朱小毛,家住北西街,鮑家弄堂对面二层楼房。每到秋天,就开卖糖炒栗子。摊位摆放一只大铁锅,用木柴烧火。随着板锹翻炒,香气四溢,很吸引食客。逢年过节,黄篮头水果卖得很好。

往北是水果摊,摊主周金宝,家住北西街,生意还可以;再北边是家蔬菜摊,摊主朱淼荣,家住北西街,是水果摊主朱小毛的亲兄弟;往北是卖肉的,叫张纪根,摊位上摆着一根一米见高的树桩,生意很好,每天可卖掉一头猪。再北是家糖糕摊,摊主姓啥,我记不得了,只记得他住在老宅角方向。摊位摆放一块盖着一块白布的方木板,白布下是一块大糖糕,摊主根据你的需求,用刀切片、称重,用粽叶包后放入你篮头;最北面桥脚下,又是一个蔬菜摊,摊主朱毛官,人瘦长,鼻子有点像鹰爪,家住北西街1号,开门就是他的摊位。

七宝镇蒲汇塘桥

作者:许利德

文字内容:《大家古美》

编辑:石思嘉

初审:方佳璐

复审:何婷婷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