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29日)上海正式出梅,
下周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9℃-40℃!
“夏日三宝”也该登场~
再来一口冷饮或冰淇淋,
太赞了!
但网上流传着一些说法,
夏天不能喝冷饮、吃冰淇淋,
会寒气入体对身体有害无益。
那夏天到底能不能吃冰的?
一天中什么时候吃最好?
吃了会头疼怎么办?
快学起来
夏天适度吃“冰”的
3个好处
夏天可以吃冰!适当吃冷饮对身体有以下好处——
①解热且快乐
冷饮会刺激口腔黏膜和舌头上的冷觉感受器,向大脑传输一种快乐的感觉。
②振奋精神
吃冷饮能刺激副交感神经,减少自律性神经失调现象,振奋精神。
③提振食欲
人在天热时会食欲不振,如适当摄入冷饮,可避免身体过热,促进消化液释放,达到刺激胃肠道蠕动、增加食欲的效果。
医生建议
12点-15点之间吃
中医认为,夏季人的脾胃功能偏弱,吃油腻、生冷、辛辣的东西就易拉肚子。因此,如想吃冷饮解馋,医生建议最好选对时间再吃。
①中午再吃
为了最大程度减轻冷饮对身体的影响,可在12点-15点之间吃。
②尽量饭后吃
空腹吃“冰”,会对胃肠造成刺激,边吃饭边喝冰饮也不好。相对来说,饱饭后吃冷饮对身体影响小一些。
③含几秒钟再咽
先在嘴里含大约5秒,让冰冷的食物在口腔中稍融化后再慢慢吞下,遵循“入口不冰齿”原则。
④一次别吃太多
一次不要吃太多,购买时尽量选小份。建议冰镇饮料每次不要超150毫升,相当于普通矿泉水瓶的1/3;雪糕、冰棒最多一根。
吃了“冰”
为什么会头痛?
有人在吃一大口冰淇淋或猛灌冷饮后,会突然脑壳一紧,前额一阵剧烈而尖锐的疼痛,就好像整个大脑被冻住,身体似乎都僵住了……这一现象被称为“脑结冰”,还被形象地称为“冰淇淋头痛”(ice cream headache)。
医生介绍,这种头痛多发生在夏天,一般是快速摄入冷冻食物后发作。该疼痛主要发作于前额中部和太阳穴附近,可持续几十秒或更长,一般不超过5分钟。部分人除头痛外,还有恶心、呕吐症状,甚至造成短暂性血压升高。
两种不当的吃“冰”方式,易引起“脑结冰”:
①将冷饮直接吞到口腔后部,对口腔黏膜造成强烈刺激;
②运动或劳作后,头部出汗、血管扩张,此时若猛吃冷饮,头面部骤然遇冷,就可能引起颅内血管功能异常,促发头痛。
因此,建议夏日不要在运动或劳作后猛吃冷饮,更不要一次性吃太多,两次食用至少间隔2小时。吃时要注意,如冷饮中有其他配料,可先吃配料再吃“冰”。有偏头痛等头痛史的人或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慎食冷饮。
此外,夏天解暑不一定必须喝冷饮,也可选择一些凉性饮品替代,比如酸梅汤、绿豆汤、薄荷凉茶等,既能补水,又能消暑。
申工社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生命时报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茅轶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