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很牛,舞美灯光音效都很绝。”“这个剧没有贴脸讲道理,而是在好好讲一个故事,爱了爱了……”6月25日晚,大型历史原创话剧《大清相国》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首演,引发观众热烈反响,不少人在社交平台留下自己的观后感。该剧改编自王跃文同名小说,以极具文学性的剧本与深刻的历史洞察,重现康熙朝名臣陈廷敬的传奇人生。
《大清相国》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编剧洪靖惠历时数载打磨剧本,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为原则,在史实与艺术间平衡,台词融入诗词典故,兼具古典韵律与戏剧张力。著名导演王晓鹰携手刘鹏、丁美婷、顾鑫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实力演员,塑造出立体鲜活的人物群像。剧中,刘鹏饰演的陈廷敬与丁美婷饰演的赫舍里月媛三场情感戏层层递进,展现其内心纠葛;贺坪饰演的康熙、王维帅饰演的高士奇等角色,则通过立场交锋凸显陈廷敬在权力漩涡中的抉择。
剧中,陈廷敬的“等、忍、稳、狠、隐”五字生存法则成为亮点。“等”是厚积薄发的耐心,“忍”是克制韧性的修炼,“稳”是不偏不倚的操守,“狠”是惩贪除恶的决断,“隐”是功成身退的智慧。这既是特定时代的生存谋略,也折射出对本心的坚守——正如他在剧中所言“但求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其在宦海沉浮中既周旋生存又践行理想的形象,打破了脸谱化塑造,展现出文人气节与政治智慧的张力。
“唯有真正理解陈廷敬的‘情之所系’,才能演绎出一个‘有情之人做无情之事’的复杂灵魂。”导演王晓鹰认为,话剧《大清相国》的真正张力,不仅来自陈廷敬本身,更来自他与身边人的关系——挚友、爱人、政敌,以及那些在命运洪流中走向不同道路的人。他们的情感纠葛、立场交锋,乃至最终的对比与改变,共同塑造了一个立体的陈廷敬。而他在这一过程中承受的内心冲击、无法弥补的遗憾,恰恰是舞台艺术的魅力所在——观众得以透过戏剧的放大镜,窥见一个历史人物最真实的情感历程。
为塑造陈廷敬这一“清廉名臣”的立体形象,编剧洪靖惠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为创作准则,在史实与艺术之间寻求平衡。同时,每一句台词皆经反复雕琢,既追求古典韵律之美,又融入诗词典故与互文修辞,使话剧剧本兼具文学性与戏剧张力。
据了解,该剧将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至7月6日。
记者:王永娟
编辑:宁平英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