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社联 > 文章详情

资讯 | 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走进华东师大二附中闵行紫竹分校 继光高级中学

转自:上海市社联 2025-06-26 18:11:50

近日,“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走进华东师大二附中闵行紫竹分校、继光高级中学。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徐默凡教授走进华东师大二附中闵行紫竹分校,围绕“流行语与语文学习”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讲座。

面对“yyds”“绝绝子”等在学生中广泛流行的网络语言,徐默凡通过梳理流行语的发展脉络,深入分析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语境,引导学生理性甄别语言现象、规范使用网络用语。徐默凡指出,部分流行语反映社会心理与时代情绪,具有语言创造力,也应看到其中的圈层隐语、低俗表达、极端化思维等潜在问题。徐教授强调,要善于分辨语言场域、恰当选择语体,尤其在书面表达中保持语言的逻辑性与表达的精度。这场讲座不仅拓展了同学们的语言视野,也提升了大家对语文学习与时代语言变迁关系的理解与思考。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访问学者李竞超以《电视剧里的经济学知识》为主题,通过理论与案例的结合,带领继光高级中学的同学们深入探索经济学的奥秘,理解时代发展的脉搏。

从四部电视剧的精彩片段切入,李竞超为学生们讲解了GDP和GNP、沉没成本、比较优势、价格歧视等级这些经常出现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的经济术语,生动展现了经济学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 

学生感想

华东师大二附中闵行紫竹分校高一1班何子力:

时代流行词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见证了我们社会的发展。同时,我们不能忽视部分流行语带来的思维品质降低、语言表达降级、思维极端化等负面影响,在使用的时候应择其善者而用之。讲座结束后,我向徐老师提问了关于社会性别刻板印象与流行词的关系,深入讨论了“妈宝男”“妈宝女”两个词汇背后暗含的社会心理,这再一次刷新了我对社会科学的认识,原来其中的逻辑这么有趣。

华东师大二附中闵行紫竹分校高一1班钟承翰:

 听了徐默凡教授为我们带来的“流行语与语文学习”的讲座,了解了流行语的前世今生与鉴别标准,才发现原来流行语已经如此深入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徐教授为我们提出了建议,作文中尽量不使用流行语、即使使用也要加上注释,这让我明晰了流行语与书面语的界限。

继光高级中学高一1班詹彧涵:

讲座中,李竞超老师以热播剧《九重紫》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其中的竞争与供求关系,让人耳目一新。剧中角色在复杂的生存环境中,抓住市场机遇,低买高走的聪明才智,则是现代往往最需要的。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深刻理解到,无论是古代的权谋争斗,还是现代商业竞争,供求规律和竞争机制始终在发挥作用。

继光高级中学高一5班顾姬铭:

在这场讲座之前,我从来没想过平日看的电视剧还有经济学知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砍价女王》中的女主买礼服砍价,拿捏住了销售,销售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一个顾客上,肯定想要促成这一单,所以当顾客理想价格在成本价以上,销售就会同意,这就是沉没成本。因此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的事情,就要及时止损,不要继续浪费时间。

继光高级中学高一2班周智杰:

我认为电视经济学如同一面扭曲的镜子,既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消费逻辑,又主动参与塑造这种逻辑。当我们凝视电视屏幕时,屏幕也在凝视我们,测量我们的瞳孔扩张,计算我们的情绪波动,预测我们的消费倾向。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在享受娱乐的同时,不至于沦为娱乐经济的无意识附庸。

来源:市社联科普处、华东师大二附中闵行紫竹分校、继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