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走进华东师大二附中闵行紫竹分校、继光高级中学。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徐默凡教授走进华东师大二附中闵行紫竹分校,围绕“流行语与语文学习”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讲座。
学生感想
华东师大二附中闵行紫竹分校高一1班何子力:
时代流行词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见证了我们社会的发展。同时,我们不能忽视部分流行语带来的思维品质降低、语言表达降级、思维极端化等负面影响,在使用的时候应择其善者而用之。讲座结束后,我向徐老师提问了关于社会性别刻板印象与流行词的关系,深入讨论了“妈宝男”“妈宝女”两个词汇背后暗含的社会心理,这再一次刷新了我对社会科学的认识,原来其中的逻辑这么有趣。
华东师大二附中闵行紫竹分校高一1班钟承翰:
听了徐默凡教授为我们带来的“流行语与语文学习”的讲座,了解了流行语的前世今生与鉴别标准,才发现原来流行语已经如此深入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徐教授为我们提出了建议,作文中尽量不使用流行语、即使使用也要加上注释,这让我明晰了流行语与书面语的界限。
继光高级中学高一1班詹彧涵:
讲座中,李竞超老师以热播剧《九重紫》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其中的竞争与供求关系,让人耳目一新。剧中角色在复杂的生存环境中,抓住市场机遇,低买高走的聪明才智,则是现代往往最需要的。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深刻理解到,无论是古代的权谋争斗,还是现代商业竞争,供求规律和竞争机制始终在发挥作用。
继光高级中学高一5班顾姬铭:
在这场讲座之前,我从来没想过平日看的电视剧还有经济学知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砍价女王》中的女主买礼服砍价,拿捏住了销售,销售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一个顾客上,肯定想要促成这一单,所以当顾客理想价格在成本价以上,销售就会同意,这就是沉没成本。因此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的事情,就要及时止损,不要继续浪费时间。
继光高级中学高一2班周智杰:
我认为电视经济学如同一面扭曲的镜子,既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消费逻辑,又主动参与塑造这种逻辑。当我们凝视电视屏幕时,屏幕也在凝视我们,测量我们的瞳孔扩张,计算我们的情绪波动,预测我们的消费倾向。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在享受娱乐的同时,不至于沦为娱乐经济的无意识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