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我再也站不起来了……”在江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病房里,98岁高龄的冯阿婆紧紧攥着助行器,却突然松开双手,在医护人员惊喜的目光中稳稳向前走了三步。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凝结着医患之间六十多个日夜的信任与坚守。
两个多月前,因不慎摔伤经历髋关节骨折手术的冯阿婆,被家人送入中心病房进行康复治疗。
“我都这把年纪了,别折腾了!”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
由于年事已高,起初,冯阿婆对康复训练充满恐惧和抵触,自觉恢复希望渺茫,甚至一度拒绝配合治疗。
面对这一情况,康复团队没有放弃,而是为她制定了科学、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以耐心的专业指导,帮助冯阿婆逐步克服心理障碍。
从最基础的卧床训练开始,到坐起、站立,再到借助助行器行走、自主行走、健步如飞,每一个进步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汗水。
“我记得第一次站起来的时候,腿都在发抖,是治疗师一直扶着我,鼓励我。”冯阿婆回忆道。
经过一个多月的系统康复,她已能借助助行器行走;两个月后,更是实现了独立行走,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这一康复成果让家属惊喜不已。
“真没想到,这么大年纪还能恢复得这么好!”家属激动地说。
老人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也让全家人对医院的康复技术赞不绝口。
“高龄患者的康复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致。”
康复科主管技师韩培表示,冯阿婆的康复案例不仅展现了医护团队的专业水平,也为高龄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宝贵经验。“我们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通过个性化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功能,重拾生活信心。”
如今,老人已能自如活动,特意送来感谢信,向帮助她的医护人员表达深深的谢意。这封感谢信,正是医患同心、共克病魔的生动写照。
记者:郁婷苈
图片:郁婷苈
视频:傅雷
编辑:陈攻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