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黄浦 > 文章详情

夏至养生讲究多,冬病夏治可开启

转自:上海黄浦 2025-06-22 11:41:46

夏至,作为“阳极之至”的节气,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俗话说“不过夏至不热”,在传统意义上,夏至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即将来临。此后暴雨频现,气温持续升高,人们需更加注重养生与保健。

在饮食方面,夏至时节宜以清淡为主,注重清心降火、止渴生津。中医认为,苦味能清热燥湿,且契合夏令特点,因此宜多食用带苦味的蔬菜,如苦瓜、芹菜、香菜、莴笋、丝瓜等。不过,脾胃寒凉或体质较弱者不宜多食。对于暑热夏季食欲不振的人群,夏季早餐时吃几片生姜,有助于消化吸收,起到暖胃升阳的作用。

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治医师贾轶文建议,在夏至饮食上,可以选择一些清热生津的食物。例如冬瓜,它具有高钾低钠、利水消肿的功效;苦瓜有清心泻火的效果,食用时可凉拌或加一些蜂蜜来中和苦味;丝瓜有清热化痰、通络润燥的功效,其含有的皂苷和粘液,还能缓解夏季的燥咳。

夏火容易扰动心神,且多汗易使心气涣散。因此,人们要通过各种途径保持平和宁静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损伤心脏。可食用清降心火的食物,如莲子、百合等。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治医师贾轶文表示,在汤饮中,可选用带心的莲子,其有清心火、健脾的功效。此外,还可将乌梅与赤小豆、绿豆、白扁豆搭配,制成乌梅三豆饮,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

夏至过后,“冬病夏治”正当时。夏季人体阳气发泄,毛孔张开,此时在穴位上敷贴药物,易作用于穴位,渗透皮肤,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衰竭、反复感冒、慢性咳嗽、鼻炎等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贾轶文指出,从夏至起至初伏,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人们可通过药物敷贴、艾灸、中药调理等多种方式,以热治寒,调整阴阳,调理湿热虚寒的体质,减少冬季疾病的发作频率。尤其是有哮喘、慢支、鼻炎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以及脾胃比较虚寒的人群,应抓住这一调养的黄金时期。

夏季天气炎热,白昼时间变长,很多人会出现睡眠不好的情况,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夏至后,作息可调整为晚睡早起加午休。在此期间,要调养心脑、控制血压、及时补充水分,适当出汗,不宜长时间待在空调房。

夏至运动最好安排在清晨阳光初照或夕阳西下时,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宜选择柔和、动作缓慢的散步、慢跑、跳舞、打太极拳等运动方式。运动锻炼过程中,若出汗过多,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运动后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要控制冷饮,以免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在这个夏至时节,让我们遵循养生之道,把握冬病夏治的契机,以健康的体魄迎接炎炎夏日。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黄骞文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素面、凉面、拌面……哪款是你最爱?

2. “猫和老鼠”在大豫园“占领”了一条街!雨停了,出来一起玩吧

JOI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