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奉贤区头桥街道幸福村的一处幽静院落里,苍松傲然挺立,虬枝舒展。这方被绿意环绕的天地,正是紫砂工艺大师龚林敏的艺术圣殿。这些松树不仅是他生活中的诗意点缀,更象征着他四十载紫砂路上如松般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位投身传统工艺的匠人,用执着与坚守,在小而精的紫砂盆上镌刻出海派文化的璀璨印记。
龚林敏先生的作品以其精湛的手工技艺和典雅的艺术形态著称,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严谨的工艺规范与独特的审美追求,展现出传统手工艺的精妙绝伦。
作为一名敏锐的艺术观察者,他长期关注上海城市发展的时代变迁,深刻体悟政府惠民工程的深远意义。为展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龚老师以上海市“平改坡”民生工程为创作蓝本,匠心独运地创作了一套极具时代特色的茶具作品。该作品不仅荣获2009年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更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诠释了艺术家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创作理念,在方寸之间营造出宁静致远的艺术意境,实现了实用功能与艺术价值的完美统一。
“中国陶艺一定要走向世界”这是龚林敏始终秉持的艺术信念。他以传统国扇为原型创作的扇形紫砂花盆系列,成为其艺术生涯的又一高峰。这些作品在造型上突破传统,将扇面的优雅曲线与紫砂的温润质感完美融合。更令人称绝的是盆身上的微绘艺术——龚林敏以刀代笔,在紫砂表面刻画出细腻传神的山水花鸟,一幅《国扇》作品荣登国际专业杂志《Bonsai&Stone Appreciation》让中国陶艺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
这位艺术家的成长轨迹本身就如同一件精心雕琢的紫砂作品。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系,师从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在上海植物园盆景管理中心的岁月沉淀……龚林敏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从容。2017年,龚老师被"幸福村"这个充满诗意的地名所吸引,他毅然离开都市,在头桥乡间建立起自己的艺术王国。2024年,他正式成为奉贤区非遗传承人。
“你单靠雕刻手艺就能轻松置业,何必放弃现成的优势?”这样的质疑声曾不绝于耳。龚林敏的指尖轻轻掠过松针,眸中泛起岁月的涟漪。“看这松树,风霜愈烈,枝干愈挺。年轻时的我,也是这样倔强。”在艺术道路上,他确实如松般执着。不同于他人专攻雕刻的捷径,他坚持从构思设计到手拍成型,再到精雕细琢的全流程创作。这种倔强让他在业内独树一帜——每一件作品,从图纸到成品,都出自他一人之手。
如今,已过耳顺之年的龚林敏依然保持着蓬勃的艺术创造力。他正潜心筹备以头桥街道文化为主题的紫砂创作系列,致力于将地方人文特色与紫砂艺术完美融合。在专注创作之余,龚老师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先后在上海植物园、言子书院等场所开设紫砂技艺公益课堂,与市民零距离分享艺术心得。他秉持传承理念,诚邀有志青年共同探索紫砂艺术的奥妙,愿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四十载光阴流转,龚林敏依然坚守着慢工出细活的匠人精神。真正的艺术从来不是追逐潮流的产物,而是时间与心血的结晶。就像他院中那些历经风霜却愈发挺拔的松树,真正的艺术生命,永远扎根于传统的沃土,却向着创新的天空不断生长。在奉贤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龚林敏仍在续写着他的紫砂传奇,让海派文化的薪火,通过一件件精美的紫砂作品,永远传承下去。
报送:杨倩(头桥街道)
编辑:何海丹
•end•
往期精彩回顾
奉贤购车补贴来了!叠加国补最高可领24000元!
你想了解的新华医院奉贤院区,记者都帮你问到了!
智慧服务,贤聚英才,“智能小贤”诚邀全球人才共赴未来!丨营商环境 “优”无止境
贤城曙光耀征程,这场红色“快闪”燃情奉贤,超赞!
巨型无人机、机器狗现身村民宅基,原来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