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穄是崇明最有代表性的土特产之一,最近,本地芦穄已经“抢鲜”登场,一起去看一看。
在位于竖新镇的上海捷农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芦穄大棚内,近万根芦穄茎青节长、直立挺拔。合作社负责人龚剑飞和家人正忙着将一早抢收的头茬芦穄剥去外壳并分段切割,经过筛选后装箱发货。
龚剑飞是崇明单体种植规模较大的芦穄种植户,也是被大家熟知的崇明网红“芦穄阿哥”。他经营的合作社共种植芦穄50亩左右,其中大棚种植的头茬芦穄共5亩,产量约1万根,已于日前上市,目前预定量已经超过80%。
据介绍,通常芦穄的上市周期在7月至10月,龚剑飞通过调整种植和培育方法后,让芦穄在6月中旬上市,并把销售时间延长至11月。同时通过调整田地里的湿度和温度,培育出了甘甜、爽口、多汁的有机芦穄。此外,他还积极尝试直播带货,每年通过直播售出的芦穄达到了5万多斤。
作为崇明的特色农产品,芦穄已形成品牌效应。今年全区芦穄种植面积约4000亩,区农业部门预计,今年全区芦穄产量将比去年有所增长,可达2万吨左右。
记者:郭杨如熠
编辑:陈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