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消保委 > 文章详情

吓懵了!女孩持续口吐活虫!问题就在卫生间,很多家庭梅雨季都有,快自查→

转自:上海市消保委 2025-06-21 10:10:06

扬州8岁女童

持续呕吐活虫长达一个多月

辗转求医无果

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接诊后

通过多学科专家联合诊断

才揪出了“元凶”

——竟是藏匿于家中卫生间的

黑色小飞蛾

这种黑色小飞蛾俗称“蛾蚋”

在家中的卫生间非常常见

相信不少人家里都有!

近日,一名8岁女孩被家人带到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诊室就诊,女孩的父亲颤抖着打开一个玻璃杯,几条约1厘米长的活虫正在其中扭动。

原来,过去的一个多月,女孩反复从口中吐出这种活虫子,有时一两条,有时三五条。家长非常焦虑,辗转多家医院就诊,服用常规驱虫药都没有效果,最终才找到了扬州市儿童医院执行院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科专家张兵兵。

面对这一罕见病例,张兵兵判断应该是寄生虫感染。由于对这种寄生虫感染并不在行,张兵兵迅速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专家启动远程会诊。

专家初步判断此寄生虫如今已极为少见,建议寻求疾控部门专业支持。在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一眼认出了这些虫子,它们的形态特征与曾在一位60岁老太太体内检出的寄生虫一模一样。经比对及专业研判,最终确诊为毛蠓幼虫感染

据扬州市疾控中心血寄地病防制科科长徐玉慧介绍,毛蠓俗称“蛾蝇”或“蛾蚋”,体型微小,多毛的身体和翅膀使其看起来毛茸茸的,就是我们在卫生间经常看到的黑色小飞蛾

毛蠓的幼虫(俗称“地沟蛆”)常栖息在富含有机质的水环境中,如浴缸、洗手盆、马桶水箱以及流动缓慢或长期存水的下水管道内壁女孩家长回忆,家中卫生间长期存在“黑色的小蛾子飞出”的现象这正是毛蠓成虫活动的迹象。

“毛蠓幼虫污染了水体。”医生解释,“当孩子在卫生间刷牙漱口,或马桶冲水时水花溅起,幼虫就可能被误食入人体。”在潮湿闷热的梅雨季节,这种潮湿、积水的环境极易成为毛蠓繁殖的温床

确诊只是第一步,治疗药物“伊维菌素”在扬州乃至苏州都难以购得。同时,该药物主要针对成人,面对家长的犹豫,专家再次协作,依据患儿体重精确计算安全剂量,指导家长通过正规渠道网购药物并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

各地网友吓懵了

“我发现只要是卫生间都有

太恐怖了”

“我家也有!”

需要提醒的是

毛蠓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可携带多种致病菌

若是遇见它

千万不要用手拍!!!

去年7月,深圳的吴先生的左眼下眼皮处飞落了一只小飞虫——毛蠓,他随手将其拍死,并对眼部进行了揉擦。没过多久,他的左眼开始红肿疼痛

就医后,他被诊断为季节性结膜炎,眼药治疗后病情更加严重,视力由正常下降到了0.02,且出现了绿脓杆菌感染的症状,眼部及周遭出现感染溃烂,最终不得不摘除整个左眼眼球

毛蠓虽小,隐患却大

疾控专家也给出了

夏季居家防虫指南

阻击这种"下水道飞蛾"

预防的关键在于断绝其孳生环境

清除积水:立即倒掉花盆底盘、桶、罐等容器中的积水;保持浴室地面、水槽干燥;确保室外排水沟畅通无阻。

源头封堵:为地漏安装具有防虫防臭功能的密封盖;不使用的洗脸池、浴缸排水口务必盖严。

成虫灭杀:利用毛蠓飞行能力弱的特点,使用电蚊拍即可有效清除;对地漏口、下水管道口,可定期喷洒低毒性的家用杀虫剂(如合成除虫菊酯类)。

管道维护:定期用热水或稀释的漂白水冲洗下水管道,清除管壁污垢,破坏幼虫食物来源。

如果在自家看到蛾蚋

说明你家下水道该通一通啦

↘来源:新闻坊
阅读
推荐

大量到货!黄牛慌了?回收价格直接腰斩,泡泡玛特内部人士回应...

微信史诗级更新,一口气发布3个新功能,“我80个g的聊天记录终于有救了”

多地突然宣布暂停,网友急了:还没来得及用!上海最新情况公布↗

已确认!上海新建2座高铁站,预计建成时间↗地铁“换乘王”将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