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受鼻炎、鼻窦炎、打呼噜等五官科疾病困扰的人也越来越多。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庞宇峰主编了《你不知道的鼻炎秘密》和《你不知道的打呼噜秘密》,深受读者欢迎。“今日闵行”携手庞宇峰团队推出#海上五官 系列科普,通过生动有趣的图文、漫画、音乐等形式,将门诊中的高频问题轻松呈现,带您了解耳鼻喉健康的那些事儿。今天,一起来了解鼻炎↓
接下来 小编帮你划重点 今年的梅雨季节比往年来得更早一点,要是仍按照七月上旬出梅的惯例,上海市民可能正在经历史上最长的梅雨季。 这种天气,不开空调吧,有点儿闷。开空调吧,又有点儿冷。江南烟雨朦胧,但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来说,这种湿答答的天气可就不太友好了。 在看门诊时,许多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由于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往往第一句话就是:“医生,能不能帮我做个根治性的手术,一了百了?”但我们耳鼻咽喉科医生一般都会比较谨慎,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拒绝直接手术治疗。 那到底有没有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手术? 当然有,治疗过敏性鼻炎有许多成熟的手术治疗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为了改善鼻腔通气功能的手术,比如下鼻甲成形术以及鼻中隔矫正术,另一种则是为了降低鼻腔黏膜高反应性而做的神经切断类手术。 第一类手术主要针对鼻塞这个症状。大多数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最大的困扰其实是持续的鼻塞,因为打喷嚏、流鼻涕、鼻痒等症状虽然频繁,但忍一忍也就过去了。但鼻塞不同,这种症状并不是忍一忍就会好的,许多重度鼻炎患者会持续鼻塞,基本上鼻子不通气了。白天还好,到了晚上,鼻塞会严重影响睡眠。长此以往,让人抓狂,很容易导致各种情绪障碍。鼻塞的原因不外乎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等,如果进行相应的手术,如鼻甲消融、鼻中隔矫正等,术后鼻塞的症状将明显改善。这也很好理解,就好比一条时常拥堵的公路,疏通扩建一下,效果会立竿见影。 第二类手术常见的有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以及筛前神经切断术,通过阻断支配鼻腔的副交感神经,来降低鼻黏膜敏感性和减少腺体分泌。听上去比较难懂,其实原理并不复杂。鼻子里的自主神经系统(主要是副交感神经),就像是一个带有自动探测能力的清洁喷淋系统。鼻子一旦有脏东西进来,副交感神经便发出指令,指挥大量黏膜上的腺体分泌,鼻涕就这样生成了。正常情况下,这套系统是帮助我们清除灰尘、细菌等外来入侵者的,但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这套系统就像是失去控制的“疯狂机器人”,动不动就启动一下,过度敏感,故而得名“过敏性鼻炎”。所以,我们手术的方式,便是找到过敏的“控制系统”并摧毁之。比如,临床上常用的筛前神经切断术,就是把控制鼻黏膜反射的筛前神经用等离子消融或者电凝的方式加以破坏,从而让“疯狂机器人”短路瘫痪。这种手术对于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改善效果较好。 既然手术效果这么好,那为什么耳鼻咽喉科医生一般对于手术会如此慎重呢? 因为,大多数重度过敏性鼻炎的患者,都是可以通过规范、积极的药物治疗得到改善的,手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或者说是一种不得已的治疗方法。除了极少数有特殊过敏体质的患者外,许多重度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其实都是长期没有接受正规有效的治疗,一步步从轻度发展为重度的。许多朋友症状轻的时候喜欢拖,症状重了总想一下子根治。抱着这种想法,手术也未必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手术也只是一种对症治疗,手术后可能还需要长期局部用药维持。可见,治疗过敏性鼻炎,没有耐心是不行的。 所以,有严重过敏性鼻炎的朋友,还是要讲究防治结合,持之以恒。手术与否,听听专业的耳鼻咽喉科医生的建议,再做决定。 专家介绍 庞宇峰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 主任医师 目前担任上海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闵行区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 长期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工作,在头颈部肿瘤、咽喉疾病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相关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 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3个,出版科普书籍3本。 门诊时间: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 特需门诊:周四上午 门诊地点:鹤庆路801号 预约方式:“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微信服务号、闵行捷医APP、预约电话:24289000 (本文漫画由storytribe制作)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