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记者从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获悉,济宁市行政审批局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着力构建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审批保障体系,不断深化项目管家帮代办、项目标签化管理、智能导服导办等系列举措,助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济宁市行政审批局树牢“保障走在审批前”理念,以帮办服务为切入点,为省市县三级795个重点项目配备120名项目管家。这些项目管家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住建、审批等部门的专业优势,为项目提供从立项到验收的全过程帮办服务。同时,拓宽保障渠道,除项目建设保障外,市县(区)镇园协同联动,新增政策兑现、科创认定、专利申报等增值服务,为工业项目审批注入更强动能。今年以来,已累计协调化解要素保障等12类93个问题,助力139个省级重点项目高效开工建设,开工率达100%。
为提升项目全过程精准管理与精细服务能力,济宁市行政审批局依托工程项目审批系统,从项目等级、类型、进度、支持政策等9个不同维度,对全市795个在建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分类标注,并动态更新调整,实现对项目的精准识别与分类统计。同时,将标签化管理与“项目管家”帮办深度融合,对350余个在库的工业项目进展情况、困难问题、办理结果等信息实时更新、动态提醒,针对性提升“项目管家”响应率与解决率,确保工业项目按节点有序推进。
此外,济宁市行政审批局还开发了智能导服导办功能。项目申报时,申报人直接按照系统指引,勾选项目类型、建设性质等基本信息,即可自动获取专属全流程事项清单、审批流程图和服务指南,全面掌握全链条审批办理程序。同时,全面更新优化工程项目审批系统功能,上线水电气暖网联合报装一件事、开工一件事、道路挖掘修复一件事等11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模块,材料复用率提升60%。积极配置申报指南、智能导服、智能导办,链接城建档案查询、多图联审等公共服务和技术审查专网,为项目提供“一站式、定制化、全链条”服务保障。
(大众新闻记者 吕光社 实习生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