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高考结束,考生和家长们纷纷开始规划考后生活。近来,上海多家眼科医院迎来摘镜高峰,但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副主任医师赵立全提醒,近视手术有严格适应症,需理性对待,不可盲目跟风。
据院方数据显示,高考后近视手术预约量较平日增长超1倍,其中80%以上为高考生,这一数字相较于往年也有显著提升。记者注意到考生选择摘镜的原因多样。考生小张为报考军校,提前在高三寒假就完成了近视手术,这次前来复查。“军校要求术后半年以上,现在视力1.2,只等放榜。”小张说。18岁的小吴同学告诉记者,“戴眼镜影响颜值,想以新形象迎接大学生活。”还有热爱运动的学生希望摆脱眼镜束缚,更自由地参与体育活动,也成为驱动考生摘镜的重要因素。
“不同手术方式适应人群不同,考生需通过详细检查,结合眼部条件和用眼需求选择。”赵立全提醒,近视手术并非人人适合,需要理性对待,不能盲目跟风。
近视手术有严格禁忌症,以下人群不宜手术:
圆锥角膜、严重干眼症、未控制的青光眼患者;
未成年人(眼球发育未稳定);
近两年近视度数快速增长者;
患有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全身疾病者。
此外,术后护理同样关键。术后3个月内避免游泳,潜水需待完全恢复;高度近视者长期避免蹦极、过山车等剧烈运动,以防视网膜脱离。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近视手术为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但理性对待、科学决策才是拥抱清晰未来的正确方式。赵立全提醒,家长和考生应选择正规机构,术前全面检查,术后严格遵医嘱,切勿盲目跟风。“清晰视力的前提是安全与健康。”
【信息来源: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