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浦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联合五里桥街道未保中心、瞿溪路小学,在黄浦区检察院共同举办“传承法治使命,共筑安全校园”检察开放日暨模拟法庭活动。市人大代表、区未保干部、学校师生及家长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活动。
活动伊始,在法治文化讲解员的引领下,全体人员参观了黄浦区检察院的法治文化长廊。长廊内陈列着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翔实的文字资料,生动展现了中国近代法治变迁历程。参观者们驻足观看,仔细聆听讲解,深刻感受到了法治文明从古至今的进步与发展,法治的种子在心中悄然种下。
随后,在区检察院具有百年历史的大礼堂内,一场题为《教室里的“战争”——当玩笑变成伤害》的模拟庭审纪实火热上演。本场模拟庭审由法治副校长精心指导,师生们全程参与编撰与演绎。根据事先设计的校园欺凌事件情节,同学们分别饰演法官、检察官、律师、被告人、被害人等不同角色,严格按照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法庭宣判等庭审环节进行。在模拟庭审过程中,同学们全情投入,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司法程序的规范与威严。通过这种“看得见、听得到”的形式,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校园欺凌的危害后果,法治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模拟庭审结束后,市人大代表、法治副校长、校方老师分别进行了精彩点评。上海市人大代表宋青表示:“今天的模拟法庭形式新颖、意义深远!学生们惟妙惟肖的角色演绎,生动展现了司法程序的规范与威严。这种沉浸式普法教育,既解决了校园欺凌的现实困惑,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法治的种子。建议将此类典型案例制作成短视频扩大宣传,推动‘家校社法’协同育人。为检察机关的创新普法点赞,期待更多这样有温度的法治教育活动!”
法治副校长董倩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同学们的模拟法庭表现令人惊喜!其中规范的程序意识、到位的角色演绎和精准的法条运用,完美展现了司法严谨性。特别是通过庭审清晰界定了玩笑与欺凌的界限,达到了很好的普法效果。最后送大家四个校园防欺凌小贴士:一是学法懂法,了解法律知识,明确行为边界;二是拒绝霸凌,从自身做起,不参与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三是勇敢求助,遇到欺凌事件及时向老师、家长或相关部门寻求帮助;四是敢于发声,对身边的欺凌行为说‘不’。希望同学们继续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瞿溪路小学老师吴鑫珏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感谢黄浦区检察院、五里桥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搭建的平台,也感谢市人大代表和法治副校长的专业指导。通过这次模拟法庭对学生欺凌案司法流程的生动呈现,我感到有几个重点要和同学们强调:一是旁观者的证言也很重要,像案件中同学的证词和日记就是关键,不要做‘沉默的大多数’;二是法庭既考虑了未成年人特点,又没免除责任,体现了教育为主的原则;三是语言暴力也有法律边界,长期侮辱可能造成侵权。”
本次活动通过“参观+体验+研讨”的创新模式,让同学们从被动接受法治教育转变为主动参与,从法治的聆听者转变为法治宣讲人。这种将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法律立德树人和护佑成长的双重目标。
未来,黄浦区检察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检校家社合作,不断创新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形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孙冲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淮海万花筒”启幕,共绘国际社区文化融通新篇章
2. 这类“牛皮癣”顽疾,黄浦正开展专项清理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