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楼梯时常胸闷气喘?
清晨遛弯时总是咳咳咳?
这些看似“年纪大了都这样”的小信号,可能是慢阻肺(COPD)在悄悄敲门。让我们一起相约“健康医+益”科普直播间,本期主题:自由呼吸,“肺”常关爱。
扫描海报二维码或打开“绿色青浦”视频号、App观看直播↓
许多人认为胸闷憋气、活动后气促就是心脏病,殊不知你可能一不小心错怪了你的心脏,也让你的就诊治疗“绕”了大弯,其实还有一种疾病常常表现为胸闷、气促,那就是慢阻肺(COPD)。在我国,慢阻肺患病人数高达1亿,死亡率高,近年来大于40岁人群中COPD患病率已由8.2%上升到13.7%,是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中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2024年9月我国已将慢阻肺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来管理。
本期“健康医+益”科普直播邀请2025年度全国先进工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外科(二)科护士长王菊莉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孙颖新做客直播间,为您详细解答!
直播时间:6月19日(周四)中午12:30
小青果将在直播后(约13:30)上架粉丝福利噢!打开“绿色青浦”APP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粉丝福利”,点击“有奖答题”,答对就可以抽奖啦!
悄悄告诉你,答案都在直播中~快来参与~
问题1:哪些信号提示可能患上慢阻肺?
A.长期咳嗽、咳痰
B.活动后气短
C.胸闷、呼吸困难
D.以上都是
问题2:慢阻肺的危险因素,首当其冲的是哪个?
A.吸烟
B.低体重儿
C.长期接触生物燃料
D.职业暴露
问题3:电子烟比卷烟安全吗?
A.是
B.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孙颖新,从事呼吸内科医、教、研工作,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喘、肺部感染、肺结节、恶性肿瘤及呼吸危重症疾病等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熟练掌握呼吸内镜技术(支气管镜等)、床旁重症超声、呼吸内科各种有创操作以及机械通气等技术。获青浦区第五轮人才培养“医苑新星”,连续3年获青浦区“业务能手”称号,多次获院级行政记功奖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外科(二)科护士长王菊莉,长期从事临床护理一线工作。荣获2012-2013年度上海市优秀青年志愿者、2020年上海市先进工作者、2021年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2022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2024年上海市“好护士”、2025年度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记者:朱菊花(名优基层)
编辑:沈千慧
责任编辑:李艳丽(首席)
终审:余民(首席)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