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坛主旨报告环节中,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秘书长张宏翔等专家学者从前沿科研视角出发,分享了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方向,剖析了共同体在推动产业与教育协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及未来规划。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是上海唯一开设生物医药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学院坚持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持续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会上,“园区菁英班”学员代表与和元智造(上海)基因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宝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奥浦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据悉,2024年农林职院依托上海临港生命蓝湾产教联合体,创新开办“临港菁英班”,实施驻企培养,推进“实地、实岗、实操”,助力学生从“校园”到“职场”无缝切换。“园区菁英班”基于“临港菁英班”开办,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遴选优秀学生,定向输送到浦东张江、北上海以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现“园区菁英班”80名学生已经完成跟岗践习,其中50名学生与所在企业签订实习就业意向,其他30名学生也实现了园区内就业。同时,面向生物医药领域典型企业开设了“臻格生物班”“奥浦迈生物班”“和元生物班”等8个“驻企培养”现代学徒制班。
“这段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样品管理是质量控制的基石,一份标签的错漏、存储条件的微小偏差,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入选第二期园区“园区菁英班”的学生邓世嘉告诉记者,在和元智造(上海)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实习期间,自己从事QC样品管理工作,系统参与样品接收、登记、标识、存储、领用及过期处理全流程操作,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对工作的认知,都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
会议同期举行了全国生物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上海临港新片区生命蓝湾产教联合体新入选单位授牌仪式,颁发共同体研究项目立项证书,并正式发布《上海临港新片区生命蓝湾产教联合体人才发展白皮书》,为行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记者:刘芮孜
编辑:张小小 周加姚
审核:周样波 李于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