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陆场系统是保障航天员安全返回的最后一环,神舟飞船在返回过程中如果落入沙漠地区,该如何展开争分夺秒的搜救行动?6月17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测控系统专家孙威分享了近年来在快速搜救方面的新做法。
孙威介绍,从神舟十二号任务开始,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做了重大调整,把主着陆场从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调整到东风场区。调整后,首先带来的就是着陆场地形的变化,由草原变成了以戈壁为主,伴有少量的沙漠。也就是说,今天的东风着陆场处于戈壁与沙漠的过渡地带,由此神舟飞船在返回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落入沙漠地区的概率。
“我们空中分队的直升机在距离沙漠数米高左右时,旋翼就会卷起沙尘,形成持续的扬沙,而直升机的发动机又会把沙尘吸到发动机里面,从而损坏航空发动机。”孙威说,他们做过几次尝试后,基本确信直升机在沙漠地区着陆存在比较明显的安全隐患,因此作出决策,如果神舟飞船落入沙漠地区,则由地面搜救分队为主承担搜索救援任务。
为应对这一挑战,着陆场搜救回收分队集中了十几辆越野车,开展了近百余次沙漠越野训练。孙威分享了一次持续20个小时沙漠越野训练的亲身经历。“我参加过深入巴丹吉林沙漠的越野训练,当越野车从高达百米、倾角超过50度的沙山上俯冲而下的时候,每一次颠簸都是惊心动魄的,当时感觉肾上腺素飙升。当越野车向上冲击沙山时,更是感觉心脏都提到嗓子眼了。”孙威回忆,那次训练结束后回到基地,已经是凌晨两三点。正是这样一次次的魔鬼训练,最终练就了一支技术精湛、适应戈壁和沙漠全地形的越野分队。
(大众新闻记者 刘笑笑 董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