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第一教育 > 文章详情

联动清华、南大等顶尖院校,打造一所“与时俱进”的高品质高中|巡访长三角

转自:第一教育 2025-06-17 17:48:12

江苏省昆山中学不少毕业生就读于各高校的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自动化、飞行器动力工程等专业。近几年,随着AI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及相关专业成为越来越多昆中学子的选择。

目前就读于清华大学网络研究院硕士的陈顾骏是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学的首批参与者,“通过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和人工智能相关校本课程,我接触并了解AI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场景,为日后深入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激发了我报考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决心。

本科期间,陈顾骏系统学习了AI专业知识,并成功考取了清华大学网络研究院硕士,“目前,我专注于用AI进行普适计算与用户画像建模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将高中时期的信息技术启发与本科阶段的专业训练相结合,为未来在AI领域的创新探索做好了全面准备。”

江苏省昆山中学被全国多所知名院校授予“优质生源基地”,校长陈纪华表示,“明年,学校将迎来建校80周年,省昆中是一所始终走在改革前沿的学校,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已有8年,2023年被确立为‘中央电教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基地’。”

第一教育探访了这所坐落于阳澄湖科技教育园区的“创新老校”——

人工智能课程群孵化之路

走了6年

走进昆山中学的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信息技术教师王书豪正带领高一学生学习图像识别原理,学生2人一组运用平板电脑上的软件识别校园中的花卉。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除了掌握AI软件的运用,还能了解植物的分支结构,最终尝试去编写一套花卉识别程序。”王书豪表示,“希望青少年能学以致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观察生活、发现大自然的美好。”

昆山中学高一学生在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里开展相关课程

谈及学校的人工智能教育,王书豪感触很深,2019年,他从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毕业后,进入昆山中学任教,2023年被评为“中央电教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师”。

他和几位信息科技老师组建了一支人工智能骨干教师团队,致力于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2018年,学校与科大讯飞合作,完成了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的搭建,同年,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实训基地合作,搭建机器人实训教室,系统建设了VR、无人机、数控加工等专用教室;2019年起,开始推进‘人工智能技术验证与应用’‘虚拟现实体验’‘机器人搭建’‘无人机编程’‘数控加工’等校本课程的开发;2022年,随着福特汽车STEM VEX机器人课程项目签约落地我校,我们逐步完成了‘人工智能’课程群的打造,开始系统化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王书豪介绍。

多年探索,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昆中学子的“必修课”,高一入学后,每周的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为之后的校本课程进阶学习奠定基础。

到了高二和高三,学生将进行人工智能编程、智能模块组装、调试和应用的学习,培养他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能力、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等。

除了全员普及的人工智能通识课,昆山中学还组建了“人工智能编程”“机器人DIY”“虚拟现实实验”等多个社团,来延伸课堂的教学,进一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陈纪华表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触人工智能、理解人工智能,甚至在未来创造人工智能,从而为国家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夯实基础,是我们6年多来秉持的初心和目标。”

联动清华、复旦、南大

实现高校课程前置

近年来,昆中学子的身影活跃在各人工智能国际大赛的赛场上。

昆山中学的机器人团队连续6年蝉联RoboRave国际机器人大赛全球总决赛冠军;MakeX机器人团队先后获得机器人省赛一等奖、MakeX全球季军和冠军。

近5年,学生申请国家级发明专利达58项,参加了杜克数学竞赛中国区域的比赛、2022年CFI未来创新者大会等。

昆山中学学生在全球各大赛事中崭露头角

对于学生在各类赛事中获得的荣誉,陈纪华表示:“一直以来,学校联动高校和周边企业资源,让学生有机会利用高端实训场地与专业师资,得到系统训练。同时,借助周边资源,学生走进了高校和企业参观学习,在高中阶段接触到元宇宙、AI大模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产业应用。

2024年年底,昆山中学举办了第十届科技节,为期两周的活动期间,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的资深教授为学生带了多场AI知识科普讲座。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刘嘉剖析了GPT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生成式任务及对话系统等前沿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教授潘光讲述了他曾带领团队推动新型水下无人系统创新发展,潜心研制仿蝠鲼柔体潜水器的经历……

平时,我们也定期邀请中国两院院士、各高校教授走进校园,与学生交流互动。在此之前,复旦大学教授黄萱菁为学生讲述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济大学教授徐志宇通过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来给学生讲述AI技术的前世今生;南京大学、哈工大、西工大等高校的专家经常为我校带来AI等前沿科技领域的专业讲座与生涯规划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专家担任我校师生‘综合实践力培育’特聘顾问。通过这些高端讲座和科普,学生对人工智能行业和未来发展前景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今后专业和职业选择有了更清晰的目标。”陈纪华告诉第一教育

目前,昆山中学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结为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合作伙伴;南京大学与学校签署了拔尖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共建了“国优计划”联合培养基地,为各方面发展有潜力的学生提供平台。

打造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同心圆”

在把高校资源请进来的基础上,昆山中学也整合校外资源,打造了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同心圈”。

学校紧邻昆山工业元宇宙应用中心、三一重机、HPE昆山国际数字创新谷、元宇宙产业创新中心等知名科创企业。

“借助周边资源,我们推出了‘行走的大思政课’系列教育活动,每学期,学生有3个半天的时间走进企业参观、实训和学习,这段经历对学生的触动很大,也是高中阶段生涯规划的一部分。”昆山中学课程处主任冷亦泳介绍,“目前,学校已经与昆山地区34家知名科创企业、机构和展馆开展‘校外创新人才实践基地’的共建。”

不久前,昆中学子走进了昆山工业元宇宙应用中心,了解并体验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技术的实际应用;在长三角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示范区智控中心聆听智能驾驶和管理的先进技术与应用,还感受了一番智能驾驶,“通过走进身边的‘课堂’,学生对大数据、元宇宙、人工智能、远程控制、芯片制造等领域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冷亦泳表示。

学生走进周边企业参观学习,了解前沿技术

学校也与多家企业签约,完成了多门课程的开发以及创新实验室的建设。

昆山中学与科大讯飞合作,提升了人工智能、VR虚拟创新实验室建设水平;与福特汽车、哈工大昆山机器人实训基地签约,共建了昆中机器人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在鲲鹏科技专业团队的指导下,完成了无人机创客教室的建设与课程开发。

教育变革中

“传是”是不变的文化底色

除了“硬核”的人工智能教育特色,昆山中学一直以来所倡导的育人目标是“让每一位学生得到自主、充分的发展”。

走进昆山中学,校园里既有现代化的教学楼,也保留了融合学校历史与文化的江南园林元素。

正对校门的图书馆建筑上,“传是楼”几个大字格外显眼,陈纪华介绍:“‘传是’原为清初昆山先贤徐乾学先生的私人藏书楼名,后用作学校图书馆名即滥觞于此,并逐渐发展成以‘传是’校训为核心的学校文化。”

“传是”的文化内涵是为每位师生追求“真善美”提供适合的发展平台和机会,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

因此,昆山中学打造了6大校本课程群,包括近85门选修课和20门精品课,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学校基于“人工智能”的学习,结合“综合实践力培育”主题,鼓励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突出跨学科融合,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人工智能”知识与应用从生硬的“切入”教学转变为“融入”,使之成为跨学科的纽带。

近年来,昆山中学在兼具手工与机械制作的木艺制作工作坊基础上,建成了数控加工创客中心,通过智能化设计,让传统与数字化加工手段相结合,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度了解了中国古建筑和家具工艺;在无人机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建模机架、设计飞控,与数控加工课程融合,打造出一架架学生原创的无人机。

在课程育人的基础上,昆山中学还把研究性学习的讲台留给了学生。

每周的“传是讲堂”是学校的一项传统活动,昆中学子站上讲台向全校师生分享“飓风的起源与危害”“从波兰球的起源到国际大事件”“Enigma密码机介绍”等话题,涉及科技、文学、历史、心理、政治等领域,“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都会借助AI工具来查阅资料、完善自己的思考过程,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人工智能真正地赋能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陈纪华表示。

此外,昆山中学每年除了开展科技节、艺术节和体育节这“昆中三大节”外,近年来,还新增了美食节、草地音乐节、书法家进校园等活动,实现学生在校每季有“节”,每月有“荟”,每周有“聚”。

办一所学生各展所长的

高品质高中

多年发展,江苏省昆山中学获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首批建设培育学校”“江苏省高品质高中立项建设学校”等。

人工智能教育特色的相关成果在江苏省内外起到了辐射作用,多次承办省内外地市级校长跟岗培训活动,每年与省内外各省市级教育代表团与名校就人工智能教育等方面进行交流;近三年来,学校多次开设省级、市级大型“人工智能教育”展示课活动。

对于未来发展规划,陈纪华介绍:“我们将通过课程、师资、活动、评价四维联动,构建‘普及+拔尖’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形成区域示范品牌。学校也计划与清华大学等顶尖高校共建课程,实现高中与大学的知识衔接,并联合科研院所成立科技创新班,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打造国家级早期培养基地。”

此外,昆山中学也将继续遵循“传是厚学,日知日新”的办学理念,打造一所学生能自觉修炼德性、精进才学、各展所长、人人出彩的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高品质高中。


文字:王佳依

图片由学校提供(部分由作者拍摄)

编辑:王佳依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