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课本里的中医药——李时珍的“蕲蛇”寻真记

转自:大众新闻 2025-06-17 16:04:25

《语文(二下)》初识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中国历史(七下)》《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本草纲目》。李时珍在重修本草的过程中,尤其注重对道地药材的考辨,蕲蛇便是其中之一。今天,为您讲述李时珍辨别真假“蕲蛇”的故事。

中国古代本草史上最伟大的成就,莫过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201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记忆名录》中,《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被收录其中,这也是仅有的两部入选的中医药典籍。

李时珍(1518—1593),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爷爷是一位走街串巷的铃医,父亲继承家业习医,医术高明,在蕲州一带也颇有名气。

李时珍天资聪颖,十四岁便考中秀才,但在接下来的三次乡试中却屡屡失败。于是他决定放弃科举,开始系统学习医学。他勤学不倦,医术越发精湛,被举荐到了太医院任职,这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到很多珍贵的医学典籍。通过多年的临证实践,他发现历代药物学著作中存在着不少错误和纰漏,有的药名与图片不符,有的把几种药混为一种,很容易误导读者,危及病人生命。于是,他决定重新编写一部本草学著作,以正本草源流。

但重修本草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为了真实地记录药物,李时珍辞去了太医院的工作,他穿着草鞋,背着药篓,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他到过江西、江苏、安徽、河南、云南等地,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每到一地,他就虚心地向当地的樵夫、农民、渔夫、猎人等有经验的人请教。正是凭着勇于实践的精神和对知识探索钻研的韧劲,李时珍历时27年,编著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药物学专著《本草纲目》,共收载药物1892种。

李时珍尤其注重对道地药材的考辨,蕲蛇便是其中之一。《本草纲目》中记载“白花蛇”,它是尖吻蝮除去内脏的全体。相传人如果被该蛇咬伤,走不出五步就会致死,因此又称“五步蛇”。李时珍首次将其命名为“蕲蛇”,“蕲”指的是蕲州,这里也是李时珍的故乡。

自古以来,蕲州就是白花蛇的集聚之地。为了研究掌握蕲蛇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捕捉方法、加工炮制及功效,李时珍亲自请教捕蛇者,并与他们一起上山捕蛇。同时他也发现,蛇贩子的白花蛇与蕲州的白花蛇有些差异,便留心观察,辨其真伪。

寻踪觅源:蕲蛇的产地之谜

李时珍曰:“花蛇,湖、蜀皆有,今惟以蕲蛇擅名。然蕲地亦不多得,市肆所货、官司所取者,皆自江南兴国州诸山中来。”他了解到,蛇贩子那里的蛇并不是蕲州白花蛇,而是从江南兴国山中捕捉而来的。

《蕲州志》中记载了一首“蕲州谣”:“白花蛇,谁叫尔能避风邪!上司索尔急如火,州中大夫只逼我,一时不得皮肉破。”白花蛇是唐代以来诸多地方上贡至中央的珍贵药材,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就记载了这一现象,到了明代,白花蛇贡地逐渐缩减为蕲州一个。蕲州蛇因此被大量捕捉,导致资源濒危,很多人便从蛇贩子那里买来交差,以兴国州的白花蛇作为蕲州蛇的替代品,因此引发了“以假乱真”现象。

外形特征:蕲蛇的独特标识

经过多天的实地考察,李时珍发现蕲州白花蛇的外形有特别之处,他在《本草纲目》中是这样描述的:

“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念珠。”

并且他提到其他蛇死后眼睛是闭上的,而蕲州蛇死后“虽干枯而眼光不陷”。

我们再来对比下今天《中药大辞典》是怎么描述蕲蛇的:

1.翘鼻头:头在中央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

2.方胜纹: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块,其“V”形的顶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

3.连珠斑:腹部灰白色,有黑色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

4.指甲尾: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习称“指甲尾”。

可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镌刻的蕲蛇特征,至今仍是中药材鉴真溯源的黄金标准。这些特征不仅是辨别真伪的关键,更为现代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生活习性:蕲蛇的生存法则

在生活习性上,李时珍观察到,蕲蛇多在石楠藤上食其花叶,人们以此来寻获。同时,他还详细记录了捕蛇方法:先撒沙土一把,蛇就不动了,再用叉把它捉走。

功效主治:蕲蛇的传奇疗效

蕲州白花蛇是蕲州的道地药材,那么在功效上有何特别之处呢?李时珍指出,黔、蜀之地的蛇虽然也有白花,但是功效远不如蕲州蛇好,所以入药独取蕲州所产者。这其中还有个传说:

相传蕲州一家饭铺有一名长工感染了麻风病,老板怕被传染,便把他关进一间黑屋里。他又饥又渴,在屋子角落发现了半坛酒,便喝了起来。过了几天,老板以为长工已死,到窗口一看,大吃一惊,长工不但没死,麻风病竟然也好了。此事马上传开,惊动了李时珍,李时珍仔细询问,发现酒坛里有一条被淹死的蕲蛇,这蕲蛇泡的酒,竟无意间治好了长工的麻风病。

因此,李时珍称赞蕲蛇“为风痹、惊搐、癞癣恶疮要药”。蕲蛇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能治疗风湿痹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破伤风、麻风病等多种疾病。

如今,蕲蛇与蕲龟、蕲竹、蕲艾并称“蕲州四宝”,成为了李时珍家乡的四大奇珍。蕲蛇的故事不仅是中医药学的传奇,更是科学探究精神的缩影。李时珍用27年光阴,以脚步丈量山河,用实证破除谬误,为后世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典范。

(文:蔡晓彤 陈蕊 刘泽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