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沉,门外走廊上,原告某建筑工程公司法定代表人捧着的锦旗与被告方代理人紧攥的承诺书擦肩而过——五年对峙,两日化解,这一幕无声诉说着阳信政法助企的温度与速度。
五年积怨,症结何在?
泛黄的工程验收单还沾着水泥渍,裹挟着五个年头的尘土被送至调解中心。2019年,某建筑工程公司为被告施工,工程交付后迟迟不付款,债权辗转至原告某建筑工程公司。虽经催讨收回76万,147.66万元欠款却如巨石压在企业心头五年之久。
“工程款数额双方是否认可?履行障碍究竟在哪?”立案当天,王法官分析案情之后直切要害。证据显示,被告对欠款无异议,却以“资金周转困难”拒付;某建筑公司愿调解,又恐分期付款无保障。
“争议焦点不在‘欠多少’,而在‘怎么还’。”这背后是资金链紧绷与行业结算周期的深层困局。
48小时破局,司法智慧解心结
接到企业诉求后,法智护航中心工作人员迅速组建了由“专业法官+专业调解员+行业专家”的调解组合。面对某建筑工程公司“一次性付清”的坚持与被告“延至8月底”的请求,僵局中亮出双赢方案:
“分6期支付,每月20日工程回款节点付25万,尾款22.66万最后结清。”“增设违约兜底条款,一旦逾期可立即执行余款并追索20万违约金。”
背靠背沟通、面对面协商,仅2小时后,一份兼顾双方经营现实的调解协议在2月27日下午诞生。
“五年死结两天解!”某建筑工程公司代理人难掩激动。144.66万元纠纷立案48小时内完成调解,确认,启动履行三同步。
锦旗背后,是阳信为企服务理念的扎实落地。某建筑工程公司感谢信写道:“五年纠纷两天解决,未交诉讼费便促成调解,未冻结账户便监督履行,让我们在寒冬里触摸到司法的暖流!”
全链条护航,激活营商“一池春水”
此案正是阳信县“我为企业解难题”主题实践活动的生动缩影。2025年,全县政法机关构建“需求直通-分类处置-长效护航”全链条服务模式,让企业轻装前行:
需求一“码”通达: “法治二维码”进驻全县规上企业车间,扫码即响应。某商超扫码反映新店遇诉讼,法院火速调解助其当日恢复营业。
难题“色标”快办: 按紧急程度实施“红黄蓝”三色预警,红色需求24小时响应。某化工项目遭恶意举报,公安机关依“红色机制”快速取证处罚,为项目进度扫清障碍。
长效“心安”服务: 设立“法官服务站”“检察护企联络站”等实体站点,企业合规“体检”、涉外法律支援精准护航。某冷链物流公司跨境维权遇阻,法院联合公证处一日完成委托书涉外公证,助其成功维权。
2025年以来,阳信县政法机关已高效汇集解决企业法治需求76项,护航资金超1600余万元。从车间的扫码瞬间到调解室的深夜灯火,从五年坚冰的消融到出海企业的扬帆,阳信正以有温度的司法速度,让法治成为企业“心安”处的最强后盾。
“我们将始终秉持‘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工作理念,以实施‘我为企业解难题’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打通与企业需求链通渠道,凝聚政法之力、发挥法治动能,奋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阳信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豪德表示。
(大众新闻记者 程芃芃 通讯员 马淑雅 张新坤 徐彬 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