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文旅产业链故事:蓬莱阁景区的边界在哪儿?

转自:大众新闻 2025-06-17 14:33:56

“小”景区如何突破物理时空局限?烟台蓬莱阁景区通过重新布局旅游要素、深挖旅游内涵,将游览时长从一小时拉长到一天,实现了从“匆匆打卡”到“慢游仙境”的转型。

这个暑期,蓬莱阁景区后海又将添新地标。一根4层楼高的硕大彩绘水泥柱基本完成绘制:东侧画的是“双龙戏珠”,两条金色巨龙从海里腾空而起,直冲霄汉;西侧画的是“嫦娥奔月”,嫦娥仙子衣袂飘飘,向着一轮明月飞升而去。

景区去年对索道进行了改造升级,作为原索道支撑的水泥柱就闲置下来。水泥柱拆除了挺可惜,通过巧妙改造,又焕发了新的生机。暑假即将来临,蓬莱阁景区持续“上新”,让游客有更沉浸式的旅游体验。

来自济南的唐女士,几乎每年都要陪家人到蓬莱住几天。蓬莱阁景区这两年的变化,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前到蓬莱阁,就是逛逛古建筑群,一般一个小时能结束。现在可以到后海赶海抓小螃蟹,可以逛古城墙喝城墙咖啡,还有数不清的网红店可以打卡,晚上还有夜游项目。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

蓬莱阁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景区名气大,但也有“短板”,就是规模太小。核心景区总面积仅3万余平方米,快的时候游客一小时就能游览完毕,几乎不在景区内产生就餐需求,消费也只是简单地买一些旅游纪念品。

2023年,蓬莱区首次提出“蓬莱湾”概念,对以蓬莱阁为核心的5公里滨海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为突破物理时空局限,增强对全区旅游业的带动,蓬莱阁开启了大景区建设,开放了古城墙和后海两处新的游览区域。同时,陆续开展老北山改造提升、索道设备更新及后海栈道安全隐患治理等工程。蓬莱阁在物理空间上实现了拓展。

此外,景区在原备倭都司府基础上,改建戚继光纪念馆,并整合古船博物馆、振扬门、太平楼的文化文物资源,建成胶东党性教育基地蓬莱教学区。在综合服务区引入蓬莱小面、鲅鱼水饺等大众化餐饮,陆续引进城墙咖啡、蜜雪冰城、主题邮局、海岛日记、丹崖海市、仙服换装等多元业态,并通过打卡盖章、优惠促销的方式,进一步扩展商业外延。

(大众新闻记者 从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