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推动创新创业项目的落地与转化,日前,2025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决赛暨首届“东滩杯”创新创业大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崇明校区举行。
决赛现场气氛热烈,创新成果亮点纷呈。12支团队通过视频展示、路演和答辩环节充分展示了各自在医疗、农业、生态、旅游等多方面的创业项目,现场评审专家向选手们提问并对项目进行逐一点评和指导。
“我们用2个月的时间研发了Light Catcher系统,是针对视障群体设计的创新性视觉代偿解决方案。”贤达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学生陆予涵告诉记者,通过项目实践,团队成员系统掌握了创新创业方法论,并对未来职业发展路径形成了更清晰的认知。贤达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团队自去年9月启动产品研发,今年3月起重点进行测肤仪设备优化。“我们是研发者、推进者,也是消费者,通过亲身体验,我们认为测肤仪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团队成员于芳晨表示,“未来我们不仅仅停留在比赛上,还会继续推动我们的产品真正落地,也会更精准地识别市场痛点,持续推动项目迭代升级。”
据悉,大赛自5月起正式启动,发布招募通知。5月下旬,贤达学院内进行了激烈的第一轮院赛选拔。经过层层筛选,6月上旬完成了复赛选拔,最终12组优秀选手脱颖而出,闯入当日决赛。
此外,赛事同期举行了陈家镇创新创业孵化园揭牌仪式,来自不同行业的专家、教授受聘为双创孵化园的首批创业导师,形成“赛事选拔-导师辅导-孵化落地”的全链条支持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钱海峰表示:“创新创业教育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保障民生就业等方面具有战略意义。双创教育既要培养敢闯会创的精神,更要通过专家智库降低学生试错成本,这种政校企协同模式将有效加速项目市场化进程。”
首届“东滩杯”创新创业大赛的举办,不仅是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全面检验,更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实践的积极探索。接下来,陈家镇将持续加深与区域内高效的合作,共同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助力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和项目落地陈家镇,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编辑:焦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