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科协 > 文章详情

上海市科协发布第三本科技人才“蓝皮书”——《上海科技工作者发展报告(2020-2024)》

转自:上海科协 2025-05-30 08:11:37

科技工作者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军,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关键力量‌。5月29日,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上海科技工作者发展报告(2020-2024)》发布会暨科技人才发展研讨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上海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石谦出席并致辞。来自科技智库、学会、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科技基金会等的专家学者与科技工作者代表,以及市科协相关部门人员共5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上海科技工作者发展报告(2020-2024)》(以下简称“蓝皮书”)重磅发布,这是上海市科协自2014年以来发布的第三本科技人才“蓝皮书”“蓝皮书”遵循“站位高、定位准、落位实”的编撰原则,以“反映现状、记录时代、凸显变化”为主线,充分体现出时代特征、数据挖掘、青年成长和人才生态。“蓝皮书”显示,这五年上海科技工作者队伍高学历、国际化、年轻化趋势更加显著。与上个五年(2014-2019)相比,呈现“大”“优”“高”“好”四大新特点。

01

“大”,即队伍规模日益壮大,创新力量持续增强。

2023年上海科技工作者队伍规模超过280万人,比2019年增加44万人,增幅达到18.6%。

02

“优”,即队伍结构科学优化,领域布局更趋合理。

在沪两院院士占比较高,截至2023年4月,人事关系在沪的两院院士共有172位,占全国的9.93%,排名全国第二。R&D人员数量持续增加,2023年全市R&D人员达到40.47万人,近五年增幅49.2%;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工作者186.21万人,近五年增幅54.9%。

03

“高”,即整体素质显著提升,创新能力跨越发展。

调查显示,科技工作者学历层次整体提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比例达56.9%,较上个五年提高13.4个百分点。科技工作者所学专业与从事职业的关联度高,超过2/3的科技工作者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具有很强或较强相关性。科技工作者的高质量科研产出也稳步增加,《上海科技进步报告2024》显示,上海科学家在《细胞》《自然》《科学》上发表论文158篇,占全国30%,创历史新高。

04

“好”,即科技工作者自信乐观,认为发展前景未来可期。

根据调查问卷数据,73.3%的受访者对我国到2035年建设成为“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发展目标“很有信心”和“比较有信心”;科技工作者对未来五年的事业发展和工作状况总体上持乐观态度,并认为未来生活水平会进一步提高。

据介绍,编撰出版蓝皮书”是市科协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市科协人才工作和决策咨询工作的一个特色品牌。为准确把握科技工作者在就业方式、科研环境、生活状况、流动趋势、思想观念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态、新趋势,市科协每隔五年就会对上海科技工作者进行一次大规模调查,先后于2014年、2019年两次编撰出版蓝皮书,并获得中国科协和上海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重要批示,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

摄影:季俊辉

供稿:市科协办公室(调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