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都很支持我们的事业,十多处闲置宅基地前五年免费给我们用,五年后一处宅基地一年只收800元到1000元租金。” 临沭县店头镇前细柳村党支部书记张芳告诉记者,这些年村里的发展变化,正是依靠村民们的大力支持得来的。通过盘活资源搭建起一个个“小生意”,最终实现了村集体收入从几乎为零到如今年收入50多万元。
在前细柳村,道路整洁有序,处处能感受到文化生活的气息。孔子学堂、美德小院、健身广场、开心菜园、农夫果园、家风家训主题公园、孝善食堂等多处民生项目,依次位于村主干道两旁,时不时有村民出入其中。对于村里这些年的变化,村里老人说,这一切还要从女村支书张芳上任后说起。
“我当村支书之前干的是小买卖,当了村支书后,村里的各项发展,也都是一个个小买卖攒起来的。”采访中,张芳会时不时冒出“小买卖”这个词汇,“我们村基础薄弱,没有天然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也经不起大的折腾。”
如何花小钱,办大事,甚至是不花钱,成为了张芳和班子们带动村里发展的首要选择。随后,张芳带领记者来到了村里的共富工坊,一名村干部带领着两名公益岗,正在加紧制作桃酥,一盒盒已经制作好的桃酥,将送往县城各个超市进行销售。“这个工坊,原先是村民的闲置宅基地,我们进行了改造,主体结构没有大变化,争取最少的投入改造成生产车间。”张芳告诉记者,下一步,共富工坊还准备生产月饼等畅销产品,进一步带动村集体收入增长。
同样由闲置宅基地改造而成的,还有村里的孝善食堂。每到午饭时间,村里两名公益岗负责为村里的老人提供午餐,而孝善食堂大部分蔬菜供给,就是来自于村里开荒的开心菜园,大葱、辣椒、土豆、白菜、豆角,蔬菜保证了一年四季不断档。“开心菜园都由村干部、志愿者、公益岗负责耕种,这样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支出。”
记者了解到,前细柳村里还流转土地500亩,发展中草药共富基地。在中草药种植过程中,村里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确保中草药的品质和产量。同时,村里还与药企签订了收购合同,保障了中草药的销售渠道,提高了村民的收入。而曾经闲置的小学校区,已经盘活建成全县第一家村级共富产业园。“村里通过招商引资,招引了企业入驻共富产业园。这些企业涵盖了工艺品制作等多个领域,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张芳介绍,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不仅增加了收入,还照顾了家庭。
正是这一笔笔精打细算的小买卖让村庄实现大逆袭,物质丰富的同时,村里还建设了细柳书社、孔子学堂等文化项目,为村民提供了阅读学习、陶冶情操的场所。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郑希平 通讯员 陈秀焘 陈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