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8次”“下个组合,右手4次左手2次”“最后30秒”......
在上海市监狱总医院的康馨园里,服刑罪犯在民警的带领下,正在开展日常训练。在民警的指令和充满活力的背景音乐中,服刑罪犯“一招一式”动作标准,整齐划一。而不为人所知的是,这些罪犯都是患有艾滋病,需要长期住院观察和治疗的。
作为着力打造高质量监狱医院特色教育改造品牌的重要一环,总医院艾滋病区监管与医疗民警团队持续探索“医疗+矫治”罪犯改造新模式,积极打造“健康+艺术”矫治特色项目,在点亮生命之光的同时,进一步照亮罪犯新生之路。
“3年前刚入院,我怎么也不敢相信能够恢复到现在的指标。”因贩毒多次被判刑的小伊(化名)刚结束了今天的训练,正在完成全身肌肉的拉伸。刚入监的他,CD4只有个位数,现在他的这项指标已经回升到了200+。每天的康复运动,他也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参加,到现在全程跟练到最后,逐步养成了“坚持”。
总医院根据艾滋病犯的实际身体状况与治疗需求,科学制定安排不同类型的阶梯式锻炼项目。病区民警每天按时带领病犯开展锻炼。强度相对较高的项目,民警会让病犯尝试从2到3个小节开始,循序渐进,并根据病犯状况合理安排时长与强度,确保运动安全与身体适应性。医疗民警也会经常性开展进行病犯身体评估,作为安排锻炼计划的科学依据。
各类锻炼项目的开展,在帮助病犯增强自身体质,改善身体状况的同时,也注重培养病犯的纪律意识、集体意识,促进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推动强化病犯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改造动力,真正实现“身心二治”的效果。
“钻石画”是总医院罪犯艺术矫治的传统项目。病区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内容,组织病犯积极开展相关主题“钻石画”的制作。
无数的“钻石”,需要一颗颗黏贴在画纸上,折让很多病犯在一开始的时候担心无法完成。在主管民警的鼓励和指导下,他们耐心地完成了一幅又一幅作品。
静坐在画作前,小汤(化名)专心致志地完成着每一项步骤,但曾经的他情绪不稳定,冲动缺乏耐心,动不动就给别人脸色看,这给他的服刑改造之路增添了很多“坎”。参加“钻石画”项目制作以来,他的心性沉稳了不少,变得更有耐心,还主动承担起画作收尾检查的任务。
完成一幅“钻石画”需要数以万计不同颜色的小“彩钻”。组织病犯参加创作中,不仅可以培育他们的心性,让他们“躁动不安的内心”平静下来。同时在集体完成的过程中,学习到在为人处事中“同心协力,互帮互助”的重要性及其所带来的满足与喜悦,认识到通过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可以发挥“1+1>2”的效能,让病犯能够进一步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正常回归并重新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结束语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刘雪梅:化迷途为归途,平凡岗位书写不凡华章
2、【上海市先进工作者】范芳:27年高墙筑梦,她用青春芳华为迷途灵魂点亮灯塔
3、筑根基,学榜样,展作为——上海监狱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暨 “星烛青锋”突击队交流分享
编辑:郭 伟
供稿:监狱总医院 黄建锋
长
按
关
注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