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交汇点 > 文章详情

1299元耳机遭299元“平替”抄袭!华为在宁打响维权保卫战

转自:交汇点 2025-05-22 13:13:00

交汇点讯1299元耳机遭到299元“平替”抄袭,华为选择在南京中院打响维权保卫战。5月22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司法护航首发经济典型案例,这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等与深圳市某科技有限公司等侵害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入选。

华为耗时4年打磨的“FreeClip”耳夹式耳机,2023年12月,该产品在迪拜、中国、英国以及欧盟全球首发,迅速收获国际市场高度认可,定价1299元。耳机首季度销售额占华为终端产品的22%,还在2024年618购物节中登顶耳机品牌竞速榜冠军。

然而,深圳某公司却打起了“歪主意”。2024年4月,其推出售价仅299元的“塞那/SANAG”S6S蓝牙耳机,完全复刻“FreeClip”独特造型。不仅如此,该公司在宣传时使用“大牌/官方平替”“顶配全功能还原”等话术,对比两款产品重量和价格,暗示自家商品更轻便、性价比更高。据华为统计,被诉商品上市仅一个季度,销量就高达160万副。

华为公司认为,深圳某公司等行为侵害了“FreeClip”的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特有装潢,还构成虚假宣传及商业诋毁的不正当竞争,遂向法院起诉,要求各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1100万。

因南京法院的保护力度强、保护效率高,华为公司对该首发产品的首仿侵权,选择了在南京中院维权。南京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刘方辉介绍,针对华为提出的财产保全及行为禁令申请,南京中院深入审查评估后,作出符合比例原则的财产保全裁定,同时积极推动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既净化市场,又保住了首发产品市场份额,避免“赢了官司、输了市场”,获得华为专门致谢。

对首发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南京中院作出如下提示:

1、建议首发企业进行知识产权战略布局。首先,在新品首发前,应对知识产权权利体系进行合理布局。对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上的知识产权权益进行全面布局,既保证自己不侵害他人权益,也对自己的智慧成果构建完整的知识产权权利体系。其次,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安排好首发产品的内部管理和外部运营,既有效防范内部的不当行为,也能够及时制止外部仿冒侵权行为,便于证据的第一时间梳理提交,为行政查处、司法裁判等维权程序提供及时有效的事实依据。再次,在权益维护时,合理组合司法及行政维权程序。如可以通过行政程序及时制止侵权、获取较为完整的证据,再通过民事侵权诉讼,获得最大程度的权益补偿,发挥司法行政双轨制的保护效应。

2.建议跟风企业打消不良念头。首发效应激发消费热潮,面对流量和利益,企业在跟风时,一定不能为了求“快”,大肆仿冒、抄袭他人首发新品,以“李鬼”假扮“李逵”,侵害他人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或者为了求“热”,陷入虚假宣传或不当比较的商业诋毁不正当竞争中。无论何时,诚信经营才是根本,否则必将被开出巨额“罚单”。

3.建议消费者尊重知识、尊重创新。消费热潮、跟风打卡是首发经济产生的必然效果。但是,消费者在消费时,还要擦亮眼睛,分清“李鬼”或“李逵”,不要让仿品的商品质量损害我们的健康和消费的乐趣,也不要让仿品的侵权行为破坏创新的良性循环和市场竞争秩序,最终反过来损害消费市场。建议消费者正确选择、尊重创新,理性下单、及时维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