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社联 > 文章详情

资讯 | 探寻江南考古文脉——“江南文化讲堂”第三季第七讲举行

转自:上海市社联 2025-05-21 18:45:29

5月16日,由上海市社联与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江南文化讲堂”第三季第七讲在上博东馆举行,主题为“考古江南——文明探源与城市发展”。上海大学博物馆研究馆员、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郭骥和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副研究馆员、考古项目负责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黄翔分别以《江南地区考古的早期探索与海派创新精神》和《实证上海历史6000年》为主题作演讲。

郭骥梳理了自20世纪30年代起江南地区环太湖流域的考古活动。在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的半个多世纪里,上海在发现崧泽文化、马桥文化以及福泉山遗址等方面的成果,对于江南地区考古乃至于中国近现代考古工作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认为,上海在文化、科技、教育、新闻、出版等领域的优势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也为他们的创新提供了更加开放包容的环境。考古领域研究与教学的互动、利用新闻媒体鼓励公众广泛关注以及与海外进行学术交流等举措,都充分体现了海派的城市精神与品格。

黄翔分享了上海考古的文物发现史。他系统梳理了上海自马家浜文化至近两年水下考古的考古链条,依据时间线讲解了诸多核心发掘成果,并以三句话对上海历史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史前文明的一道光”——史前文明是上海地区第一个文化高峰,“江海通津的一江水”——上海的国际地位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海上繁华的一座城”——我们每个人都是上海历史的创造者。

品牌介绍

“江南文化讲堂”自2020年由市社联与上海博物馆联合推出以来,吸引了专家学者和听众们的积极参与。讲堂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学、艺术等多个角度探索江南文化的特质,既以扎实的学术研究深入挖掘江南文化的战略价值,又以精彩生动的解读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江南文化讲堂”第三季聚合三省一市的江南文化研究力量和文博资源,继续发挥江南文化作为长三角地区共同基因和精神纽带的作用,服务国家战略与城市发展,为助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文化和智力支持。

供稿:市社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