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宝山 > 文章详情

时录:北上海大吴淞周年

转自:上海宝山 2025-05-21 17:19:40

“大吴淞”,从2024年6月2日规划批复算起,建设齿轮已转动一年。在过去的365天里,这片承载宝山转型雄心的热土以“紧锣密鼓”之势,先后完成旧改破局、教育升级、商业焕新、交通织网、生态提质等一系列建设活动,一座产城融合的北上海新城轮廓日渐清晰。

01

2024年6月:

号角响亮,产业焕新

大吴淞地区转型的序幕由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百年工业发源地——半岛1919拉开。规划批复四周之际,6月28日,凝聚着宝山区和东方集团转型决心的吴淞半岛1919东区地块改造项目正式开工,百年纺织厂迎来华丽蝶变。半岛1919的开工建设也为大吴淞规划实施定下了工作总基调:科创产业转型引领、空间高品质建设、产城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治理力量推动转型。

02

2024年7月:

旧改破冰,振奋人心

吴淞十四街坊二期位于吴淞门户核心地区,紧邻规划吴淞新中心,这一历时20多年的“硬骨头”项目,在区委、区政府集聚全区资源要素、全力部署推动下成功吹响征收号角,第一轮意愿征询同意率达98.86%,第二轮征询签约率达100%,用时184天终圆居民群众的“旧改梦”,实现了居民群众从“忧居”到“优居”的历史性跨越。同期,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启动“上海之夏消费季”,为区域商业活力预热。

吴淞十四街坊老百姓纷纷为征收结果留念

03

2024年8月:

教育奠基,配套升级

大吴淞杨行板块民办华曜宝山实验学校正式落地,次年2月华曜宝山实验学校结构封顶,填补了大吴淞西北象限优质教育资源的空白;杨行体育中心引入阿里巴巴旗下橙狮体育运营,推动数字体育与社区融合。淞宝板块夏园恒茂广场完成改造,焕新区域商业面貌。此外,19号线地面设施品质提升设计全面启动,计划打造“上海文化风情人文艺术线”,为大吴淞交通网络注入文化基因。

华曜宝山实验学校施工现场

04

2024年9月:

商业启航,地标崛起

9月30日,大吴淞黄浦江都市滨水空间带上迎来首个大型商业综合体——上海·海上世界开业,其以邮轮主题、滨水文旅为特色,集总部办公、度假酒店于一体,成为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产业延伸的重要载体,北上海最大音乐厅长滩音乐厅同期开放。

俯瞰上海·海上世界

位于大吴淞研发服务组团,紧邻淞宝地区中心的吴淞道1号地铁住宅项目亮相,标志着宝杨路站点“轨交+居住”模式落地。复旦大学与宝山区共同建设的宝山区新江湾实验学校开始招生,大吴淞东南区域教育基底得到进一步夯实。

05

2024年10月—12月:

交通织网,宜居提速

10月,大吴淞南部淞南板块华浜新村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修缮工程全面推进。11月,乐动力杨行体育中心开馆,CCB建融家园·长滩滨江入市,完善职住平衡。12月,铁山路改建工程获批,疏通南北交通动脉;19号线一二八纪念路站TOD开工。金茂、招商联合竞得轨交18号线二期通南路站、长江西路站TOD住宅地块,高铁宝山站商业商务及住宅地块由金茂携手宝冶、杨行城建摘牌,枢纽经济雏形初现。 

06

2025年1月—2月:

配套升级,开门大吉

上海长滩海港城1月签约首创奥莱,激活滨江消费新场景。2月,宝山区与复旦大学签署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区校合作新范式。大吴淞复旦附中宝山分校签约共建,强化科创人才培育基础。

07

2025年3月:

枢纽赋能,科创加速

仲春3月,大吴淞交通基建迎来爆发:中铁二十四局、中铁建设与上海宝冶联合体、中铁上海工程局中标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上海宝山站站房及相关工程相继开工,高铁宝山站建设取得开创性、里程碑式重大突破。3月22日外环隧道恢复通车、同日地铁19号线首个车站——江杨南路站已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标志着贯穿南北的“换乘王”正式开工。同期,吴淞国际科创城一期投入运营,聚焦环保低碳与智能制造,呼应“3+6+6”产业体系。淞宝板块商业地标宝龙广场奥乐齐开业,沿逸仙路淞沪铁路遗址一尺花园月台店试营业,工业遗产焕发新生,大吴淞商业人气不断攀升。  

外环隧道恢复通车首日

08

2025年4月—5月:

站城成型,未来可期

“合生汇”正式签下高铁宝山站商业运营管理权。这一战略合作标志着北上海将崛起一座集交通枢纽与商业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同期,高铁宝山站配套居住板块金茂棠前项目引爆住房市场;淞宝更新组团人气抬升,牡丹江路传统商圈安信广场启动改造。杨行板块杨泰实验北校工程推进顺利,绿龙社区公园设计亮相,生态与教育配套进一步完善。大吴淞“科创+生态+枢纽”的产城融合格局已清晰浮现出来,正朝着上海北部对接长三角、联动全球的战略门户不断迈进。

金茂棠前「棠前会客厅」火爆现场

高铁宝山站站城融合效果图

一周年,新起点。

大吴淞以“破旧立新”为主线,从旧改攻坚到产城焕新,从交通织网到人文浸润,完成旧改征收、教育集群、交通枢纽、商业地标四大攻坚战。其规划蓝图中的“一核三带五组团、绿色开放韧性融合型”空间布局逐步落地,依托高铁宝山站、邮轮母港“双枢纽”,叠加科创产业转型,正不断迈向“世界级滨水科创城”的目标。

大吴淞的未来将继续以创新驱动、开放协作,打造上海北部最具活力的增长极,书写北上海崛起时代的宏伟答卷。

编辑:潘乔雨

资料:上海规划资源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