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静安 > 文章详情

从“烟火气”到“暖心话”,推进“数字化”与“零距离”,看这个街道如何打造“完整社区”幸福圈→

转自:上海静安 2025-05-21 12:19:53

“完整社区”是什么样,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答案,作为全国首批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临汾路街道凭借“完整社区”建设的创新实践,成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典范。街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通过空间改造、服务升级和资源整合,构建起覆盖全龄段、全场景的社区服务体系,让老旧社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居民幸福感持续“加分”。

社区食堂:

从“烟火气”到“幸福感”的升级

在临汾路380弄社区,一处由废弃幼儿园改建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成为居民心中的“网红打卡地”。中心融合了长者照护之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为老助餐点、长者运动健康之家、认知障碍支持中心等多种功能。

社区注重“全龄友好”,关注重点人群,深入推进社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而社区食堂是社区建设中最具烟火气的一部分,不仅抚慰居民的味蕾,更能切实为辖区老年居民提供安全、营养、可口的丰富的一日三餐。

据食堂负责人介绍,菜单由专业营养师设计,兼顾老年人的低盐低脂需求和年轻人的口味偏好,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助餐服务。此外,社区食堂不仅提供堂食服务,还支持外带和送餐上门,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群体,“车轮食堂”项目已坚持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多年,让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到热腾腾的饭菜。

截至目前,临汾路街道内已有4家社区食堂,日均服务居民超过千人次,此外,还见缝插针地开设了社区助餐点,通过社区食堂的建设及助餐点的嵌入式点缀,街道有效解决了居民特别是老年居民的就餐问题,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室:

守护心灵的“成长驿站”

针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临汾路街道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室。这里配备了沙盘游戏、心理专业书籍,并邀请心理咨询师定期驻点,为青少年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不少初高中的青少年学生因学业压力长期失眠,在咨询师的帮助下,通过沙盘游戏逐渐释放情绪,并学会了压力管理技巧。心理咨询室还联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进校园”活动,通过团体辅导、亲子讲座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同时,社区完善托育设施建设,开设社区“宝宝屋”。根据1到3岁婴幼儿的年龄特点,打造安全卫生、温馨舒适、充满童趣的生活和游戏环境,让宝宝们在丰富的场景中体验自由探索的乐趣,满足多种感官发育的需求。

适老样板间:

科技与温情并存的“养老新范式”

在阳曲路391弄小区,全市首个沉浸式“家庭养老院”样板间就建立在这里。这里不仅配备了防滑地板、扶手、紧急呼叫按钮等适老化设施,还引入了智能床垫、跌倒监测仪等科技设备,实时监测老人健康状况。除此以外,房间内的“养老数字伙伴”智能机器人、一键叫车系统、随身携带的报警器等数字化设备,都配备在房间内。

老人可以通过智能机器人测量血压、血氧等多项人体健康指标,相关数据也会上传至后台,子女可随时进行查看。不仅如此,智能机器人还可通过语音操控,完成闹钟定时、健康知识查询等各项服务功能。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社区积极推进居家养老建设,打造数字养老样板间,深入探索数字化养老模式,通过智能科技设备及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的家庭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我们将继续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努力实现从‘长者跟着床位走’到‘床位跟着长者走’的模式转变。”

数字赋能:

便民服务“零距离”

临汾路380弄1号楼一层,原本有一处15平方米的垃圾箱房,过去各住户的垃圾从各楼层顺着通道滑至垃圾箱房。实施垃圾分类后,不再这样处理垃圾,垃圾箱房也闲置下来。

“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很多老年居民不会在手机上缴水电煤气费,代缴的邮局离家又远。”临汾路380弄居委会负责人说,向内挖潜就要大家一起动脑筋,居委会牵头与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征询他们的意见后,于2021年将这处垃圾箱房改造为“数字小屋”。“数字小屋”陆续进驻的售米机、一分钟诊所,都是在居民的建议下引进的,由企业主体负责运营。

不只临汾路380弄完整社区,在其他社区不起眼的角落里也隐藏着几个充满科技感的数字小屋。这些小屋24小时不打烊,为居民提供了水电煤缴费、智能碾米机、共享打印机等一系列便捷服务同时,街道还依托“民情日志”数据系统,帮助基层干部及时掌握小区的问题和居民的需求,精准精细地为居民提供服务。

目前,临汾路街道已建成3个数字小屋,累计服务居民超过万人次。通过数字家园的建设,街道实现了社区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多元共治:

从“政府包办”到“全民参与”

临汾路街道的“完整社区”建设,坚持以党的建设贯穿、引领、保障基层社区治理,始终坚持以居民需求为核心,为社区治理注入“红色细胞”。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通过居民区共治联席会议、美丽楼组建设、“行走的协商议事厅”等,搭建“楼组微协商、小区网格协商、社区大协商”三级对话平台,为居民提供诉求表达、协商议事渠道。同时,社区立足发展实际和居民多元化需求,调动社区规划师、社区公益组织等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为居民提供高质量专业化服务,实现互带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经过多年实践,临汾路街道的“完整社区”建设已越发成熟。从社区食堂的“烟火气”到心理咨询室的“暖心话”,从适老样板间的“科技感”到数字服务的“零距离”,临汾路街道正以“完整社区”建设为契机,将老旧社区打造成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居民们纷纷表示,“社区变好了,生活更有滋味了!”

记者:陈天艺 

图片:陈天艺

编辑:梁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