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适逢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之际,鄄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组织党员志愿者走进吉祥家园小区,开展党员“双报到”暨“民法典宣传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让民法典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热情高涨,积极向过往的社区居民发放民法典宣传页。同时,为了让居民们更好地理解民法典的重要意义,志愿者们详细介绍了民法典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立法历程,使居民们对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有了宏观的认识。
“这个活动来得太及时了!”带着孙子散步的李爱芳说,“上次楼上邻居的花盆差点砸到人,今天才知道这叫‘高空抛物’,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针对婚姻家庭、人身财产安全以及社会交往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志愿者们结合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例如,在解读离婚冷静期规定时,分析其在维护婚姻稳定、保障当事人权益等方面的作用;在讲解高空抛物条款时,志愿者列举了现实中因高空抛物导致严重后果的案例,让居民深刻认识到此类行为的危害及法律责任;在介绍饲养宠物相关规定时,与养宠居民展开互动,解答他们在宠物饲养过程中遇到的法律困惑。
“这样的普法活动很实用!志愿者们讲的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让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小区居民王素芹在参加活动后表示。
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民法典宣传月”工作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推进党员“双报到”工作的重要内容。活动中共发放宣传资料6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民法典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而实施的基础在于群众真懂、真用。”鄄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赵俊凤在现场表示,“我们选择社区作为普法阵地,就是要用‘小案例’讲清‘大道理’,把抽象的法条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指引,让群众感受到法治既是社会治理的准绳,更是保障自身权益的盾牌。”
下一步,鄄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创新普法形式,拓宽宣传渠道,持续推动民法典学习宣传常态化,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力量。(大众新闻 牛文杰 通讯员 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