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从1到10、从10到100……在上海,越来越多科技成果“落地生金”的故事正在上演。自带创新“基因”的康码生物,是无细胞蛋白质合成产业化的先行者,其创新研发的全世界首台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反应器被喻为生物制造的“光刻机”。“科学只是发现宇宙的基本规律,而技术要真正应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红毯上,当康码生物创始人郭敏款步走来,这既是一位科学家的“高光时刻”,更是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的璀璨见证。
“科学家对话的是自然规律,但在发展技术时,我们对话的不再是一个客观的物理世界,而是活生生的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从实验室小体量的工艺技术到大规模、低成本的制造方法,从技术本身为主导的科学研究到以市场为主导的量产落地,在郭敏的眼中,一个真正成功的创业企业必须经过这“两个层次”的思维转换,才能真正创造出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有所贡献的产品。
“我长期在做蛋白质合成理论研究,知道这个技术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在美国的实验室我们不做工业化应用,但如果能够实现是非常有价值的。”2015年,当郭敏学成归国,“我当时没有考虑别的城市,第一个落地点就在上海张江。”创业十年以来,康码生物始终在与这座创新之城“双向奔赴”。“人才荟萃、政策力挺、知识产权保驾护航,无论是科学家还是企业家,都能开拓出适合自己的一片天地。”郭敏表示,在这里,科学不用披荆斩棘闯过“死亡之谷”,因为整座城市都是它的孵化器。
从赴美深造到归国创业,从理论研究到量产突破,郭敏生动诠释了什么是科学家和企业家叠加效应——让技术“破茧”,让创新“蝶变”。“蛋白质制造在整个生物产业中,D2P比现有细胞培养技术先进一代以上,如果做成了会成为万亿级的市场,能把药物价格降低10-100倍,这件事情意义足够大。”
踏上红毯,郭敏更感受到这个科技创新“黄金时代”赋予他的动力。“今年康码计划在上海将无细胞蛋白质合成技术量产的产能从年产3万吨提升至年产6万吨,并且在全国多个地方已经在规划年产10万吨和20万吨的工厂。
目前,我们正进一步筹划研发技术的革新,希望可以实现年产200万吨的规模。”郭敏表示,“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负国家对科技人员的希望,用领先的底层制造技术推动中国生物产业的颠覆式突破。”
企业及专家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编辑:蓝悦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