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临沭县:党建引领聚合力 精准服务谱新篇

转自:大众新闻 2025-05-20 15:04:07

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启动“大众党建案例库”征集展示活动(投稿邮箱dzrb1939@qq.com),面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征集优秀党建案例。以下为本期入选案例。

近年来,临沂临沭县城市社区坚持“以群众满意的服务”为宗旨,聚焦老年人、青少年、新就业群体、困难群体四类重点人群,创新“分类施策+精准滴灌”服务模式,打造“老有颐养、幼有优育、新有归属、弱有众扶”的立体式社区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社区服务质效。

筑牢养“老”基石

为破解老年人就医、就餐、救助等问题,临沭县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形成“三个五”工作法,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

构建“五级贯通”服务网络。以“党建+养老”为核心,构建“片区党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服务机制,将养老服务力量嵌入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引导党员、干部把养老服务内容纳入重点工作,形成养老服务闭环。依托1处邻里中心、5个片区党委、43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111个小区党支部阵地,整合便民服务、康养中心、社区食堂、医疗站点等资源,创建10分钟养老服务圈,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实施“五助融合”服务项目。聚焦老年人多元化需求,匹配制定“助餐、助医、助洁、助娱、助急”五助服务清单。试点建设孝善食堂,为8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三餐;依托社区诊疗中心,为特殊困难老人提供上门诊疗、健康监测等服务,累计服务460余人次;以“遍访行动”为切口,对独居困难老人开展上门助洁活动;开设“银龄课堂”,设有声乐、书画、八段锦教学等各类课程,覆盖老年人5000余人次。此外,实施“微心愿”行动,通过党员志愿者认领独居老人“理发、维修家电”等微需求,助力“养老”变“享老”。

发挥“五社联动”服务效能。充分整合资源,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工作。实施“牵手计划”,每月面向社会组织招募活动资源,社区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点单,并提供相应的活动支持。发挥社会工作人才专业优势,针对空巢独居老人等,提供“慢病管理”等12项专业服务。以“沭水银辉”志愿服务品牌为抓手,组织引导300余名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结对,开展“每日一电”“每周一访”,累计提供上门服务2800余次。依托社区慈善工作站,通过开展“慈心一日捐”、召开慈善工作座谈会帮助失能失智等困难老人。

护航“少”年成长

临沭县城市社区聚焦辖区内青少年成长所需,围绕托管、安全、心理三大服务领域,不断丰富扩充实施载体、持续扩大行动覆盖范围、高效参与服务基层治理,着力打造青春社区“服务圈”。

破解托管难题。针对双职工家庭“空档期”困境,社区联合学校、公益组织打造“四点半课堂”,实行“基础托管+兴趣拓展”服务模式:周一至周五提供作业辅导、课外阅读,周末开设编程启蒙、柳编手作、音乐绘画等特色课程,年均服务青少年3100余人次。同时社区党组织以“共享家长+互助带娃”为切入点,发动全职宝妈、退休党员、社区志愿者成立“临时家长团”,为辖区家庭提供临时托育服务。

筑牢成长防线。依托回收社服用房阵地,联合辖区派出所、消防大队、游泳协会等打造“青少年安全实训基地”,每季度开展交通安全、防溺水、消防演练等沉浸式教育活动,覆盖辖区中小学生2000余人次。社区志愿者结合网络反诈骗小视频,为青少年详细讲解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以及如何保护个人隐私、避免网络欺凌等宣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守护心理健康。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青少年心理成长驿站”,联合临沭县手牵手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针对考试焦虑、亲子冲突等问题开展案例辅导,年均干预心理危机事件16起。通过开展“母亲节的告白”“儿童节的快乐”等相关系列活动,密切亲子关系,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链接青年联合会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进社区”服务活动,为25名困难家庭、单亲家庭儿童提供等“一对一”心理健康服务,实现关爱服务“不漏一人”。

架设暖“新”桥梁

聚焦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临沭县创新构建“暖心驿站+联盟服务+治理赋能”三维服务体系,为新就业群体搭建起集生活服务、权益保障、社会融入于一体的温馨家园。

打造暖“新”驿站。针对新就业群体关注的“进门难、用餐难、喝水难、休息难”等现实问题,临沭县城市社区积极打造“友好场景”,选取12个社区、1个商圈作为试点先行区,规范提升43个暖“新”驿站,配备空调、饮水机、急救箱、手机充电桩等设施,提供免费热水、临时歇脚、餐食加热等基础服务,日均服务400余人次。同时解决充电桩增设、送餐路线优化等问题40余个,不断传递暖“新”关怀。

组建暖“新”联盟。通过积极链接县委“两新”工委委员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资源,构建暖“新”联盟,常态化开展“暖新”系列活动,提供关怀慰问、子女看护、技能培训、法律咨询等精准“护新”服务,形成关爱服务合力。累计解决35个骑手家庭的后顾之忧,年均培训500余人次,推荐就业180人,处理薪资纠纷、工伤认定等案件25起,不断增强新就业群体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

用好暖“新”力量。社区将新就业群体管理同积分治理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领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鼓励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充分发挥自身“走街串巷”“移动探头”优势,参与社区反诈宣传、平安建设、社情民意收集等工作中,帮助社区发现问题150余个,同探索兼顾社区秩序、消费者体验、骑手便利的友好治理模式,变“服务对象”为“治理力量”。

兜牢一“特”底线

临沭县城市社区党组织紧扣困难群体需求,通过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构建起覆盖全面、精准高效的困难群体服务网络,以务实举措提升民生保障温度。

精准帮扶强化民生保障。临沭县城市社区党组织建立“大数据+铁脚板”双轨摸排机制,依托民政、残联等部门数据共享,结合社区“两委”成员“遍访入户”行动,精准识别低保、特困、残疾等困难群体。去年以来,累计走访困难家庭1.2万户次,动态调整低保对象332人,发放临时救助金8680万元。针对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推行“红黄绿”三色预警管理,为129名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完成375户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

助力就业激活内生动力。联动人社部门实施“就业帮扶直通车”工程,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线下招聘会43场,提供岗位9268个,帮助332名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同时,依托“创富社区”工程,开展家门口的技能培训计划,今年来社区积极组织家政服务、电商运营等技能培训760人次。例如,郑山街道通过“党员志愿服务队+企业”模式,为24名残疾人提供手工编织技能培训,人均月增收800元。

多元联动凝聚帮扶合力。牵头组建“1+N”帮扶联盟,整合党员志愿服务队、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资源,形成“社区主导、社会协同”的帮扶格局。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23支,开展助贫助残等活动120余场,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此外,通过“社区食堂”“社区诊疗点”“微心愿”等项目建设,引入社会捐赠资金230万元,为860余名困难群体提供免费午餐,开展免费健康义诊,实现342个“微心愿”精准对接,提升困难群众帮扶实效。

策划:吴永功

统筹:李扬

通讯员:李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