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太湖畔,苏州的东山浸润在一片金黄之中。漫山乡野的枇杷树摇曳着沉甸甸的 “金果”,古村巷道飘来清甜果香,这颗小小的枇杷,正以 “世界枇杷看中国,中国枇杷问东山” 的底气,在苏州太湖之滨摇出乡村振兴的新韵律。
东山,地处苏州西南端,是延伸于太湖中的一座半岛,总面积96.5平方公里。这里不仅是国家太湖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还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与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享有“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天天有鱼虾”的美誉。
这里也是我国枇杷种植传统四大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达2.9万亩,主要分布于山区各村及鱼池埂等地。近年来,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其中东山白沙枇杷声名远扬,荣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多个国家级荣誉奖项。其选优品种“白玉”,肉厚汁多、甜而不腻、色泽晶莹、入口即化,占东山镇枇杷总量的85%,此外还有冠玉、早黄、照种、冬玉等7、8个品种。
在2025太湖东山枇杷文化旅游季期间,东山为游客准备了精彩的以枇杷为主题的乐游之旅。
除了当季的枇杷采摘体验,还有一系列体验性强、趣味性高的活动,吸引不同年龄段人群从单一游览转向花式沉浸体验。
图:东山旅游
如陆巷古村借助人文历史背景打造年轻人喜欢的景区古宅剧本杀;雨花胜境景区举行星光野趣派对,观虫灯、围篝火、听好乐、逛好市、趣互动,多种形式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游览体验,镌刻美好的东山旅行记忆。
图:吴中东山
今年,东山镇还新推出可爱有趣的白沙枇杷品牌IP形象,设计了表情包、毛绒公仔、品牌T恤等系列文创产品,进一步提升了东山白沙枇杷的文化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
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东山镇凭借独特自然风光与深厚人文底蕴,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被誉为“太湖第一古村”的陆巷古村,成为游客“打卡”首选。这里是明代正德年间宰相王鏊的故里,已有500多年历史,村内明清建筑保存完好,古街、古巷、古井、古桥错落有致,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漫步其中,既能感受岁月沧桑变迁,又能领略江南水乡温婉韵味。
枇杷采摘季,古村热闹非凡,在外工作的年轻人纷纷回乡,帮助父辈采摘果实、销售枇杷。他们利用互联网行业经验,为家里拍摄枇杷宣传视频。精心挑选色泽金黄、个头饱满的枇杷,以果园为背景,用手机拍出精美的图片和短视频,发布到各大社交平台,展示家乡枇杷魅力,吸引众多网友关注。
他们带着知识和技能回乡,为东山农业产业注入新活力,还为文旅融合发展出谋划策,提议推出“枇杷采摘+古村探秘”一日游路线,让游客既能品尝新鲜枇杷,又能深入了解当地历史文化。他们的回归,助力家庭增收的同时,也成为推动东山镇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让这里焕发新的生机。
随着“东山白沙枇杷”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去年,这颗“金果果”走出国门,首次出口至迪拜,为中东食客送去苏州甜蜜。近年来,电商、微商已成为销售主渠道,东山镇物流产业发展迅猛。
今年东山镇快递物流增设临时揽收点90余个,同比增幅达50%,让果农享受“家门口寄递”服务,同时在产区打造枇杷专属集散分拣中心,让消费者享受“头茬鲜果”直达服务,全国超200个城市可实现“次日达”。在线下,为方便游客购买,东山镇在6个山区村临时开辟6个枇杷疏导点。
不仅如此,东山果品协会也在积极拓展农旅融合与产业延伸。协会正在推动“枇杷深加工”研发,计划与食品企业合作开发枇杷膏、果脯等产品,目标将附加值提升50%以上。“接下来还将重点拓展长三角高端商超,试点‘社区团购+冷链直配’模式,同时争取跨境电商政策支持,让东山枇杷真正成为‘国际果’。随着沪苏湖高铁开通,东山正加速融入长三角1小时经济圈,为农产品外销开辟新通道。
借助枇杷产业的东风,东山镇正逐步实现从传统农业向农商文旅深度融合的多元发展样本的华丽蜕变。这片被太湖水滋养浸润着、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土地,正以金黄的枇杷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