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人民政府分管水利的副镇长张新泉,接到潍坊市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水利部门一个电话,说在5月9日《农村大众》头版看到一篇记者采写的《黄升镇管好农业用水,农民浇地省钱,庄家灌溉及时——镇村共同管泵站,浇地省下四百万》的新闻报道,感觉管理理念非常好,为深入学习黄升镇创新推行的“镇村共管泵站”管理模式,提升峡山区公共水利设施管护运营水平,决定由区分管农业负责同志带队前来考察学习。
通过对接,5月16日,潍坊市峡山区政协工作室主任韩法宝带队到黄升镇考察学习泵站“镇村共管”工作,沾化区政协副主席、沾化冬枣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刘登枝,沾化区城乡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景智,黄升镇党委书记王文涛,黄升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春晓等相关负责同志陪同。
黄升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春晓介绍黄升镇的泵站镇村共管情况。
一行首先开展座谈,镇相关负责人及村党支部书记代表围绕黄升镇泵站“镇村共管”模式组织架构与责任分工、泵站日常维护、应急抢修及标准化管理流程等方面汇报交流。随后,一行到胡营河潘家泵站、颜家泵站实地参观,并召开现场交流会。
通过考察学习,韩法宝一行对黄升镇泵站“镇村共管”工作模式给予充分肯定,认为通过构建“镇村共管”机制,有效破解了基层水利设施管护难题,相关经验对峡山区完善水利设施长效管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并表示此次考察旨在系统学习在泵站管理责任划分、运行维护资金保障、村级参与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峡山区区水网建设提供经验支撑。
实地考察泵站镇村共管。
据《农村大众》报道,黄升镇泵站“镇村共管”办法的核心是将全镇26座泵站全部收回,镇建泵站以签订协议的方式交给村里管护,村建泵站由村集体运营,不再承包给个人。各村收取的灌溉费用,全部上交到镇农业农村办的村集体账户上。每个村浇地所产生的电费、人工费、机械费在集体账户上实报实销,剩下的钱继续留在账户上,作为下次灌溉前泵站维护、维修以及渠道清淤、维修等的费用。这样,镇村农业灌溉设施管护费用就有了长流水。
2025年黄升镇有4.6万亩粮田,一季种小麦一季种玉米。正常年景,小麦至少要浇两遍水,玉米要浇一遍水。还有1万多亩枣树,正常年景也要浇一遍水。这样算下来,全镇一年合计至少浇地14.8万亩,一亩地浇一次能省下30元钱,仅浇地费用一年就可为全镇农民节省440多万元。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孙成民 通讯员 孟令旭 申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