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继续稳定增长。
5月19日,国新办发布会公布了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多项数据显示,4月份,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局面,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5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2025年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新华社发
订单暂停影响有限
4月份经济运行情况格外受关注,因为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增加。
面对急剧变化的复杂局势,中国经济继续展现强大韧性和抗冲击能力。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5.1%、前4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指出,总体来看,强大韧性和抗冲击能力体现在:生产供给较快增长、国内需求稳步扩大、外贸韧性得到彰显、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
4月份,外贸企业面对关税迅速上升以及订单暂停,对整体经济运行有何影响?
付凌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在外部冲击加大的情况下,一些外贸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有所加大,但是从经济的整体运行来看,4月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动能继续成长,绿色转型持续深入,向新向好态势得到延续。
付凌晖指出,面对外部冲击,我国经济能够顶住压力稳定增长,既得益于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也得益于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各方面积极应变,更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结果。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风口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上看,在4月关税战骤然升级背景下,国内宏观经济保持较强韧性,背后主要是今年逆周期调节政策发力,包括上调财政赤字率,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及增加专项债发行和使用,也包括“两新”、“两重”等在内的稳增长政策效应在促消费、扩投资方面持续体现。
5月18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迎来公众开放日,吸引众多观众观展。新华社发
消费新动能持续发展壮大
内需外需持续发力,是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的关键。
事实上,海关总署已经在5月9日公布了最新的外贸数据。当时不少分析认为,在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情况下,我国前4个月的外贸数据,超出普遍预期。
付凌晖认为,我国外贸能够顶住压力持续增长,一是反映出了产业基础坚实的支撑能力;二是体现出外贸快速调整的应变能力;三是展现出稳外贸政策的保障能力。
从最新数据来看,内需尤其是消费市场持续发力,也对顶住压力稳定增长起到关键作用。
从4月份情况看,政策效应继续显现,消费市场稳定增长,消费新动能发展壮大。
比如,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增速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
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8%、33.5%、26.9%和19.9%,均明显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有力支撑市场销售增长;
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4%、23.3%和25.3%;
1-4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8%,继续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
从投资来看,“两重”、“两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投资规模持续扩大。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接续推动带动下,1-4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5%。
2024年12月18日拍摄的上海洋山港(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发
形势虽有缓和,但仍远未到乐观程度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复杂演变,美国对华采取了一系列单边加征高额关税的措施,严重冲击中美经贸关系,对此,中方采取了坚决有力反制。5月10日至11日,中美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双方协商同意大幅降低关税。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对于中国经济走势和前景都比较关心。
付凌晖认为,从下阶段情况看,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比较多,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交织,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各方面聚力攻坚、积极应变,创新动能继续成长,经济持续回升具有较多有利条件。
2025年4月15日拍摄的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三一重机生产基地外景。新华社发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风口财经记者表示,考虑到目前美国仍对中国产品普遍加征了30%关税,叠加之前的301关税,出口企业面临的压力显然大于特朗普上任之前。且从以往经验来看,谈判过程中仍可能出现波折。因此,当下形势虽有缓和,但仍远未到乐观程度,我国仍需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负责人宣布一揽子重磅金融政策,释放稳市场稳预期强信号。
5月15日召开的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指出,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把发展的战略立足点放在做强国内大循环上,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在接受风口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展望5月份,中美短期贸易关税冲突负面影响减弱,外需不确定性风险暂缓,出口下行压力可能优于此前市场预期。随着一揽子经济刺激和化债计划将逐步落地显效,消费及基建投资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预计5月,经济内生性动能将有所强化,宏观经济总体将保持平稳增长。
王青对风口财经记者表示,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部署“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5月7日央行等部门推出包括降息降准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稳增长力度明显加大。由此,预计5月消费、工业生产等数据或还有一定幅度下行,但整体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强韧性。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