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交汇点 > 文章详情

同题共写父亲母亲|妈妈的托底哲学

转自:交汇点 2025-05-19 13:22:11

文|段苏玺

妈妈对我的教育从来没有“你应该”,而是充分尊重我做“你喜欢”的事情。这个总在学习新事物的女人,用她独特的托底哲学,让我在人生路上始终走得笃定而自在。

五岁那年逛文具店,妈妈指着整面墙的彩色笔记本说:“选你最喜欢的,以后你的日记本你做主。”从那时起,我的书包里便有了带密码锁的日记本,周末去哪玩、兴趣班怎么选,她总说“你决定就好”。高三那年的家长会,班主任曾委婉提醒:“孩子的分数可以冲更好的‘热门专业’”。但妈妈只是笑着摇头:“孩子的脚步该跟着心走。”她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下载十几张就业数据表格,而是尊重我的每一个选择。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她指着地图上的太仓——这个被誉为德企之乡的家乡小城说,“外向型经济地需要会‘说话’的人,你可以试试在大学课余时间学学德语。”当我用流利的德语对话嘉宾时,台下的人竖起大拇指。记得我把第一份主持收入买的手表递给她时,她郑重地戴去参加聚会:这是女儿用自己的专业挣来的,比钻石更珍贵。后来我送她更贵的礼物,她却总把那块旧表戴在腕间,说这是“成长的刻度”。

这个永远在学习的女人,让我相信人生没有“该安定”的年纪,她总在钻研新领域的背影,早已成为我人生的灯塔。无论是大学学习小语种还是毕业不久进修MBA,都有她的支持。她让我知道,比口袋更富有的是脑袋,学习力比学历更重要。

当了电视主持人后,时间充裕,我想在业余时间开工作室,妈妈只问了一句:“需要多少启动资金?”当我吞吞吐吐说出数字,她没有追问商业模式,只是把银行卡推过来:“记得记账,亏了就当买经验。”她总是淡定地坐在我身边对我说:你敢去闯,妈妈就敢兜底。她从不说“玩物丧志”,只说“热爱值得被认真对待”。她让我明白,真正的富养不是无条件满足,而是给灵魂自由生长的空间。

我们家是个超有仪式感的家庭,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日、节日,我们都很重视,每年生日,妈妈都会陪我一起,哪怕出差在外也要发段语音说“宝贝,生日快乐”。在我们家,“谢谢”和“我爱你”从不吝啬出口,去年妈妈生病住院,我撞见她对着爸爸发脾气的瞬间,却在护工面前立刻换上温和的语气:“他昨晚守了整夜,难免有些累。”她用这种方式维护着爱人的尊严,就像她进我房间前总会敲门,哪怕是我的祝福都必定说“谢谢”。她教会我,尊重他人的感受,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修养。

妈妈,你是我的第一扇窗,让我看见世界的辽阔。你是我的安全地,让我知道无论飞多高,都有退路可依。你教会我的,从来不是如何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女性”,而是如何在自己的人生里,活得清醒、自在、热气腾腾,在爱里做不设限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