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赏十里桃花灼灼,秋品佛桃甘甜盈枝。在齐鲁大地的山水画卷中,肥城正以桃为媒、以文为魂,奏响文旅融合的交响乐章。从漂流滑索到数字剧场,从古村夜市到云端体验,这座千年桃乡正用创新与匠心,将“中国桃都、君子之邑”的文旅名片擦得愈发闪亮。
在十里桃花·桃源胜境景区,2.2公里长的桃花流水漂流蜿蜒盘旋,11个回旋弯道间,游客穿越花海,感受360度急转的刺激,享受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升腾带来的快乐激情。而当夜幕降临,灯光勾勒出的玻璃栈道如银河坠地,步步惊心桥在星空下更显惊险浪漫,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将这“仙境天街”的盛景分享到朋友圈。
与十里桃花·桃源胜境景区隔山相望的梦幻桃花源项目,则用科技与创意重新定义了“夜游经济”。该项目作为全国首个“街区+游乐园+剧场”4.0版文旅综合体,打破了传统景区边界,20余项沉浸式装置构建起五大故事场景,年均1.5万场的行进式演艺《桃缘奇遇记》,让游客在移步换景中体验“忽逢桃花林”的惊喜。国潮商业街区内,身着汉服的店员用智能终端为游客推送个性化消费建议,传统桃木雕刻工坊与AI互动装置比邻而居,形成“古韵今风”的独特景观。
肥城文旅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5个标志性项目的“火车头”效应。泰山桃花源项目围绕“度假休闲、文化创意、生态农业、健康颐养”四大产业,规划“一环三核四区”空间布局,引入泰山文化和桃文化元素,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休闲旅游示范区、山水生态融合发展区、康养度假目的地。项目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全部建成后,年接待游客量将达200万人次,实现综合税收8000万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旅游小镇”。
而由泰山文旅集团、肥城城资集团、西安锦上添花文旅集团建设运行的梦幻桃花源项目,更是创造了“60天建成即爆红”的奇迹——通过模块化施工与数字化管理,景区在极短时间内整合了不夜城商业街、沉浸式剧场等功能区,实现开园即“出圈”。
这些大项目的落地,仿若灵动的丝线,将肥城散落的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在仪阳街道,千亩桃林的芬芳浸润着古老街巷的幽静;在汶阳镇,三娘庙金沙滩将黄河文化融入亲水娱乐;在孙伯镇,五埠岭伙大门景区用夜间灯光秀激活百年古村……
文旅融合的深层密码,藏在肥城千年的文化基因里。肥城深入挖掘君子文化、桃文化、商圣文化等地域文化内涵,为文旅发展提供了持久动力。其中,桃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日趋成熟,集赏花、品桃、购物、民俗体验于一体,实现了年均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肥城桃品牌价值达41.12亿元,桃木雕刻年产值24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85%,成为肥城文旅的一张亮丽名片。
文旅产业的竞争,最终是服务的比拼。肥城深谙此道,从政策支持到细节服务,处处彰显着“游客至上”的理念。去年,肥城专门拨付2370万元,对景区升级、民宿改造、引客入肥等给予补贴;开发全域旅游智慧导览系统和“景区全景小程序”,接入19家景区、900余家餐饮住宿企业,实现“一部手机在手,畅游肥城无忧”,开通9条旅游专线、新修85.7公里旅游公路、建成18处智慧停车场,完善提升“快进慢游”的交通网络。
当千年桃香遇见数字浪潮,当传统文化碰撞创新活力,肥城,这座以桃闻名的城市,正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桃花源记”。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宋明志)